《跟着薛涌留学去》:“个人自述”为什么那么重要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城市充斥着各种留学中介公司,提供全程包办服务,留美的机会基本上花钱就可以买到。但是,钱能给孩子买到留美的机会,却买不到本事。Zinch中国的主席称,把留学造假一味归罪于中介公司未免简单化。中介公司所针对的,是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无尽需求。
平心而论,中美教育制度有很大不同,再加上语言、文化的种种障碍,一直埋头准备考试的高中生很难应付。许多家庭要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确实需要中介服务。
但是,留美的意义在于接受美国教育。这种美国教育,从最初申请时就应该开始。作为“过来人”,美国教育给我打上的最深的烙印之一,就是申请入学和毕业求职时写个人自述的经历。初看起来,这两页纸似乎是枯燥的官样文章,本能地就想逃避。可就是为写这两页纸,一个求职的博士要反复修改几个月,可谓呕心沥血。有些雇主用人主要就看这两页纸。哈佛大学录取部院长威廉·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特别强调,这种自述乃一生经验之结晶,有经验的录取官员一眼就能看出深浅,很难造假。
自述是你对自己生活、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界定,即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会做出哪些努力。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自述来界定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社会需要什么,你又能贡献什么,两者如何切合。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理解,提出的计划是否令人信服,都反映着你的综合素质。我甚至建议学生每年都写一次自述。如果你活到20岁,在这一两页纸上居然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那就应该警醒自己是否在虚度人生。如果你连社会需要什么、自己能为社会提供什么都没有概念,那就应该反思自己对世界了解多少、活着对别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如果想到一年后还要写自述,就应该敦促自己在未来一年创造“值得写下来”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对方要求写两页自述,你觉得自己的业绩和理想特别丰富,一定要写三页,那么你又应该考虑一下你是否在要求读者(你的录取官员或雇主)给你某种特权,即你的自述是否值得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这样是否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傲慢?这些全都属于人生基本问题,却常常被年轻人所忽视。
自述中所要求的简明清晰的英文,和法律商务文件、媒体社论评论的语言相当接近。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掌握这样的文体都至关重要。更不用说这种看似容易的文体往往越简洁越难写,需要经过多年锻炼才能掌握。中国是“一考定终身”。在美国,夸张一点说,往往是一纸自述定终身,当然这样的自述必须由真实的生活经历来支撑。
一个一直忙于应试教育的高中生,把握如此复杂的个人自述写作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美国经验丰富的录取办公室也并不要求完美的自述。恰恰相反,如果自述写得太完美,他们反而会感觉“好得难以令人相信”,顿然生疑。其实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尚且粗糙幼稚却大有可雕琢之潜力的材料,即最真实的自我写照。一句话,大学招生要的是好材料,而不是完美无瑕的成品。成品容易“山寨”,原料则很难。这也是威廉院长说“很难造假”的原因所在。
相对而言,中国乃至亚洲的教育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家长更愿意为孩子作出牺牲,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周到,无微不至地代孩子操办许多本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在这种“代办模式”下,当家长面对自己无法代办的事情时,就会想到花钱找别人代办。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留学中介业在中国崛起的原因。可是,这些家长们没有看到的是,和从小打工、贷款上大学、不停地在生活中挣扎的美国学生相比,自己的孩子在体验社会、规划人生方面相对缺乏锻炼。锻炼写个人自述正是补足这些欠缺的开始。
留学中介的价值,在于从“中式教育”向“美式教育”转轨,即帮助那些被应试教育扼杀了理想的高中生重新找回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放眼自己的人生。即使是那些一句英文也写不出来的高中生,想留美的话,也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哪怕从中文自述开始写起,最终改成英文版本。这本身就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也是“美式教育”的第一步。花钱到市场上买自述、找中介包办申请,就如同花钱雇人去美国替自己留学一样荒唐。
中国日益高涨的留美潮,显示了一代学子和家长开始对中国僵化的教育制度说“不”,也反映了他们在全球化时代走向世界的强烈意愿。但是,以中国模式留美,最终还是会一无所得。目前的留美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一代人的命运、贡献于中国的现代化,还要看这些学子及其家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