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薛涌留学去》:商科生怎么在小组学习中混日子
我们总觉得美国是个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国是个强调集体精神的社会。其实,在教育上,美国特别强调团队配合。特别体育,在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上非常成功。不过,在课堂上,过分强调团队往往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比如,中小学的老师,动不动就让孩子们结成小组做项目。小女曾有一次这样的经验。她和一个白人女孩儿结成小组。结果,一个小科学项目全凭她一个人废寝忘食地干,她的搭档不仅什么都参与,甚至项目完成后好心给她讲解都没有心思听。最后项目在科学展中面世,那孩子则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叫来助兴,好不风光。当然,最后打分,则是小组集体打分。我们和女儿本身都没有太大抱怨。毕竟学习是为了自己。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小组学习的方法,能培养许多混混,而且能混到高分。2012年哈佛有125名学生涉嫌在开卷考试中抄袭作弊,震动了整个教育界。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有些学生习惯于集体做项目,乃至在应付考试时本能地合作。顶尖大学都这样,一般院校的情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商学院则把这种流弊发展到极端。除了美国教育这种根深蒂固的群体依赖症外,商学院自有其本身的文化。哈佛商学院教授Rakesh Khurana指出,在MBA的传统中,商学院的教育往往被视为构筑人脉和关系的过程。学生们要找机会一起多泡,建立精英的网络,日后彼此提携。这套风气,渐渐渗透到本科的商学教育中。
人脉和关系确实对做生意很重要。也许这确实是顶尖MBA课程的重要优势。毕竟,在《财富》500大企业的CEO中,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占据明显优势。多认识这等人物,日后则有通天之道。不过,并非所有商学院都是哈佛MBA。特别是本科商学院,培养的多是下层白领雇员。在这个阶层中,人脉和关系则没有那么重要。把读书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实在得不偿失。
另外,商学院的课程,从MBA开始,就采取案例分析的模式,往往都是团队操作。学生们必须分成小组,集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据说是更接近真实的企业经验。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普遍推广后,流弊甚重。比如,“高校学习评估”的调查揭示,小组学习越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步就越小。
为什么会如此?且看这样一个典型:一群二十岁上下的本科生,被分配一项任务,分析一个企业的成败,然后集体写出15页的报告,提出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或者用PPT(幻灯演示)进行25分钟的课堂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几位比较好的学生承担一切:细读和分析资料,整理要点,执笔写作或进行课堂陈述。大部分学生只是小组讨论时到场即可(甚至不到场)。很多商科学生,平时书一点不读,也不会对任何东西作出自己的分析,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5页的读书报告,不过是和这个小组混混,和那个小组混混,只有在考试和进行集体课堂陈述时才去上课,最后大家得个集体成绩。更有些学生习惯于此道,觉得考试时偷窥同学的答案也不过是小组学习。至于PPT(幻灯展示),其目的和逻辑则是把问题表现得简单明了,让大脑最简单的人也能理解。大家不读书,不接触繁复的数据分析,不进行复杂的思辨,整天就看“傻瓜相机”般的PPT。这还叫“高等”教育吗?
以我这位历史教授的偏见,文科教育强调的是文本分析、档案和史料的收集梳理、用所掌握的证据发展出思想、并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往往是写作)表达出来。这套技能,乃高等教育之核心所在。相比之下,商科学生就是小组泡泡,上课PPT主宰,仿佛是看图画书。日后连对付GMAT、LSAT这种标准化考试的能力都没有。
应该说,美国的教育制度中,强调培养团队精神是非常正确的。其中最成功的方式,就是体育。在中小学,优等生往往也是运动队的主力。想想看,一个足球队要想有竞争力,场上所有队员都必须尽职,场下的替补也必须严阵以待,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输球。领袖角色是要激励和召唤出所有人的能动性。但是,商科包括MBA的教育中,小组工作则没有如此严酷的竞争环境,往往鼓励的是懒惰和散漫。这样的问题,是商科教育的难局,一直都没能获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