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 】背名包上名校的巅峰人生
上 名校 的 功能 如同背 名牌 包,尤其在亚洲国家很吃香,是因为大家看中 标签 ,需要通过 标签 确认 阶层 。我原本不认可的中国家长的 名校 情结,现在也理解了。
对于穿戴奢侈品 名牌 ,我基本上是完全的门外汉和睁眼瞎,经常被同事取笑。
有一次我和三个同事去加州拜访,国际办公室的主任Mary是位来自香港的女士,在行业内很有名,我们谈的十分投机,一起访校过后,还在学校里站着聊了半小时才各自离开。回程旧金山途中,我和同事说,Mary背的那个包我也有,你们要可以给你们。我几个同事都很惊讶,说不可能,那是某个名牌包包。感觉鸡同鸭讲,翻看谈话时的照片,才发现,Mary当时背了两个包,一个是NAFSA展会的包,后面又有一个黑红色的皮包。我眼中只看到了NAFSA的包,其他人只看到了黑红色的包。同事表示,那个红黑色的包包很贵,是纪梵希的。
我的第一个名牌是上周买的一双意大利皮鞋,花了600美元。因为有时候要拍视频,或者出席活动,要穿着正式一些。第一次穿着去上班,一踏进办公室就被发现了,引起不少轰动。有人说,看穿着 名牌 多帅,还一位同事说,“要是总这样多好。”
上周参加女儿毕业典礼,其他的美国家长们,应该都是收入在匹兹堡上等的家庭,毕业典礼一般都是父母全家都参加,我正好也看看是不是这些家长也都穿的那么名贵。但是我找了半天,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名的大牌子。
而我的同事定期回中国家访,跟家长沟通孩子情况,在国内走访的时候。回来反馈就说国内的顾问背的都是普拉达的包包什么的,我们的同事都没有,说这些奢侈品包包在国内的是标配。我当时就说“你谈孩子成长,非要背那么好的包干嘛。”
我更看中高质量,比如我背包是美国Tumi的。买的时候也就两百美金,都背了三年了,实用就好。万宝龙的笔也是,质量好,耐用就好。
可是LV的包包,比便宜的包包好在哪儿?也并不特别结实,也并不特别能装东西。只是因为别人眼中你背得起。我经常也劝在美国要成家立业的同事,别看包包和车,看看房子。美国有钱人都是住好房子,开破车。车是消耗品,10年以后都报废;但是房子不一样,10万的房子,10年后,可能就变成15万。
我用我的价值观考虑包包的问题,不得其解。比如为什么这么好用的TUMI,只是200块钱,名牌包包就得2000块钱。
跟东京的朋友聊这个问题,他说东京也会比拼 名牌 包包。东京人跟人的距离很近,不关心对方,人们用外在的东西来给自己的贴 标签 。通过外在物品表现人们的 阶层 。背50块钱包包的人之间会沟通,背2000块包包的人一起沟通。人们背包包不是为了包包本身价值,而是对背包包的人贴 标签 。花钱买 标签 ,是为了跟同 阶层 的人沟通。
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名牌的逻辑,然后我想名校的逻辑也是一样。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所 名校 有两个基本功能:
1)学知识的 功能 。等同于包包装东西功能,不管什么牌子的包包都可以装东西,那么大牌子的包包所用的皮料和做功更好,也就相当于能提供的教学资源之类的更好,能让人学的更扎实一点;
2)光环和品牌 功能 。匹大MBA比哈佛MBA差很多么?其实就是差在品牌上。 名校 的学位,对于你找第一个工作非常有用。但事实上,到你找第二个工作时就没那么有用了,并且这种品牌效力会随着换工作的次数,依次递减。因为,之后的工作更关注的是你前一个工作内容和工作能力。
上 名校 的 功能 如同背 名牌 包,尤其在亚洲国家很吃香,是因为大家看中 标签 ,需要通过标签确认 阶层 。另外,在中国学生、家长和雇主都很看重名校,有些工作只选择名校毕业生。
在美国,商科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就像川普说的“我不记得我在沃顿学了什么,但是我的生意伙伴认为我从沃顿出来很重要。”不过,如果你是搞技术的, 名校 不会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个人能力还是更重要的。
如果我们在一个都不看包包,不看外在,家长和学生也不看 名牌 学校的环境里,大家会更舒服;但是如果你不穿 名牌 ,却进入 名牌 圈子,或者不是 名校 ,却要进入名校的圈子里时,就会觉得怪怪的。因为没有这个 标签 ,发展程度就会受限,所以我现在也慢慢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家长一定要把孩子送进 名校 。我原本不认可的中国家长的名校情结,现在也理解了。
美国名校跟中国名校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的名校不是一考定终生,给人多次进入的机会。在美国,只要你肯花时间,转转学,最终总能进入前50名校,甚至是藤校。我现在明白了 名牌 的道理,所以更认为,如果没能一步到位进入名校,那么就多花些时间和心思,最后转学去去读个名校,还是很值当的。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