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 】用空间换时间治愈中国大婴儿
我在北京读高中,室友叫我 大孩子 ,因为我个子大,娃娃脸,班干部,即使善良的小马同学,在毕业留言本上都说我是唯一他觉得能欺负的人。当然啦,高中这帮人,即使现在 留美 ,当了常青藤教授或者一方领袖,在他们光鲜外表下面,也掩藏不住他们小孩子的本性和永远不能抹去的把柄。现在,我在高中同学微信群里的昵称,还是“ 大孩子 ”。

当“ 大孩子 ”是好,是坏?
在上海,见到了我的一位老朋友,他以前和我是同事,做电子商务。后来去中国闻名的某宝当了首席设计师,以后又成为了一个大型旅行网站的CTO(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直到上市。现在是上海一家新兴机构公司的CTO。因为他回国很久了,所以我向他请教了对国内环境和产业的看法。在上海的高楼大厦中,他给了我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中国就像是“个子大的小学生”,但是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管理的规矩不完善。所以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而是要以一个对十几岁孩子的要求来对待,那样事事就合理了。这是积极的观点。

无独有偶,前几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 China’s ‘Giant Infants’ 中国的巨婴,也用了类似的比喻,却是重点讲的下一代教育的状况,他们在父母的阴影下成长。这是消极的观点。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完整报道)
文章说,1980到1990期间在城市出生的独生子女,早就被打上标签,“小皇帝”。他们自恋,过度被父母保护,缺乏韧性,过度崇尚物质和享乐。一旦面对现实,他们无所适从,有的只好沉迷游戏。


纽约时报嘛,当然是帝国主义的喉舌,处处抹黑和挑战中国。我从国际教育的方面,谈谈这些留学美国的“中国大孩子”。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很多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有优秀的学生,也有失败的学生,有成功的家长,也有失败的家长。学生的年龄,也从10岁到30多岁不等。也谈一下中国学生 留学美国 成长中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2
学会放手,学会犯错,学会成长
很多学生从小到大,上什么课,考什么试,都是家长给安排的。自然来美国留学 ,也是家长认为最好的选择。但是真正到了美国的中学或者大学时,就产生了两难,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如何做选择,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脱离了他们所了解的环境,也无法替孩子做决定。所以学生会无所适从,家长也会极其焦虑。很多家长尝试遥控,但是因为家长并不了解美国校园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对症下药,反倒会增加学生的焦虑,导致学生不愿同家长沟通。

从经验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学生增加他们自身的主动性。既然家长的选择也可能犯错,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决定,让他们也有犯错的机会,借此机会学会自我成长。让学生主导,告知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初到美国,由基于美国的专家指导,是很有必要的,这在名校和普通学校都很有效。当然,这些跨文化的指导专家是付费的,但是也比走弯路的经济效益高。
3
加速度获得学业成果:有意识沟通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学生沟通和社交能力,这个也是需要学习和指导的。我们发现,中国来美国读书的低龄学生,沟通和社交能力不强。而他们在中国读初中和高中的过程中,生活经历单一,净准备标准化考试了,而没有多少沟通和社交的经验和能力。比如前几天我请几个国内的高中学生去钓鱼,他们没有接触过鱼竿和鱼食、蚯蚓这些东西。但是有的孩子,就有意识地问,沟通和学习。而另外几个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去问,于是就在一边拿手机拍照。

钓鱼只是一个很小的活动,试想学生在美国的学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场景和机会,如果学生都不会沟通,那么,比起那些会沟通,有社交能力的同学,在获得学业和留学的成果的过程中,就是平速和加速度的区别,四年之后,可能会相差很多。这个方面,也是要有自我意识,也是可以指导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难以跳出他们的舒适地带(comfort zone),如果他们有时间,男生很多选择打游戏,女生选择看美剧韩剧。美国的普通的中学和大学,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学生通过这些社团,服务群体,提高自身。但是如果他们对外界缺少兴趣,难以跳出他们的舒适地带,那么他们就难以同环境建立联系,培养领导力,难以建立美国的校友的关系网。

很多读高中的学生和家长,都在纠结是选择寄宿家庭,还是寄宿学校,还是集中营。我一直是坚定的寄宿家庭支持者。但是去了寄宿家庭,并非做少爷少奶奶,而是适应环境,提高自我的处事能力,和沟通能力。加以专业的指导,很多学生成长非常快。
4
从大婴儿,到 大孩子 ,学会“用空间换时间”
当大孩子可以,但是总当大婴儿,还是蛮危险的。如果大婴儿只在中国上中学和大学,我认为反而可能更加危险。至少在美国留学,环境比较单纯,教育质量比较高,家庭一般的学生,也能读一个世界上排名很好的大学。

我出国前,我爸请来当时刚刚从德国留学回到北大的钱文忠老师。他给了我很多方向性的帮助。其中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用空间换时间”。来到海外留学,一个人的所有感官,经验都加速成长。他们得到的,是比呆在国内的同学更多的经验,换来的是比国内同学成长过程中,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的人生经验。
希望中国大婴儿们快快长大。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扫描二维码
提交表单,与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