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妻二十多年前决定出国时,如同一次人生赌博。快三十的年纪,抛弃所有东西,埋头学四五年英语,就是为了拿到全奖留学。拿不到全奖怎么办?我当时算了一笔账:第一,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拿到全奖就算成功,这样至少把赢的概率提高了一倍;第二,即使最终两个人都“赌”输了,这四五年的功夫用下去,至少英语水平从文盲提升到了熟练程度。本事长在自己身上,别人无法剥夺。知识和技能的所有权,比私有财产的所有权更安稳。怕什么?我们的人生是自己设计,自己负责。
我在《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中夫子自道,学英文时间很长,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读八小时,读一年前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这也是当时能找到的最佳阅读材料),每天能记住一百多个单词。百日下来,不用查字典,我就能读《时代》周刊了。当时,住在台湾地区的姨妈笑话我是“慢郎中”:“你三十岁的人了,说要出国,几年没有动静,要拖到退休吗?”
其实,那年月,除了拿全奖外,也有许多人靠海外亲友担保出国的。姨妈一家经营企业很成功,并非没有这个能力。但我们对此想也不想。我们信奉的是实力派理论,只认一个理:英语这样差,出国干什么?能学到什么?美国的大学不是傻子。人家给我们全奖,说明我们的底子到了那里还是有成功可能的;不给,说明我们还没准备好。运气的成分当然有,但大致还是有谱儿的。毕竟美国大学办了那么多年,有那么高的声誉,怎么可能连这个都看不准?回头算起来,聪明得多的妻子,从开始准备到进入耶鲁学习博士课程,只用了四年时间。我沾她的光,进入硕士课程也就花了六年时间。
如今站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上,在指导后辈时,我总是从自己这些经验出发,劝孩子们首先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勇敢并审慎地作出决定,并为之承担责任。对那些留学的孩子,我还特别强调要做好充分准备,别急急忙忙地出去。结果呢?大家笑话我太迂腐,说我那套早就是老皇历了,和新一代的生活完全脱节。
新一代的生活是什么?就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分心,背后找个中介偷偷地替孩子办出国手续。办成了就走,办不成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孩子茫然不知,可以专心准备高考。
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学的最为重要的技能,就是在人生关键时刻怎样进行选择、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怎样为了达到人生目标而努力。当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包办到这个地步时,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就被摧残了,乃至出现一大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小留学生。
我曾受朋友之托帮助一位“落难”的女孩儿。她作为交换生来美国读书,来了就想留下,但成绩不好,又留不下来。我告诉她,想留下,就必须给现在任课的教授以深刻印象,获得他们的支持,比如帮忙写推荐信。她说自己表现不行。我问为什么。她说管理专业数学太多,自己恰恰数学不好,另外对这套东西也实在没兴趣。我再问:“明明自己既不擅长,也没有兴趣,那为什么还要学?”“爸爸让我学的,说管理专业好就业。”我只好通过她对她爸爸喊话:“告诉你爸爸,在大学里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表现好、成绩好、教授喜欢,这样你再往高端念就大门洞开;读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成绩自然差,越走路越窄。”据说,她事后回去和爸爸通电话时大哭一场。
走笔至此,我不免再问一句:工商管理类真那么好找工作吗?如今留美的中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高度集中,几乎全是工商管理、会计等。这些专业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是中国人,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本地的学生一看这阵势就知趣地退出,形成了美国校园中的“中国班”。老实说,我实在搞不懂这些学生怎么可能在美国找到工作。其实他们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我从和他们的私下交流中发现,大部分还是想着学成回国,许多人从来没有做在美求职的准备。由此可见,日后每年将会有成千上万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的海归涌入国内的劳动市场。
专业如此扎堆,大概都是爸爸、妈妈的主意。他们自己也不想一想,让孩子和那么多人去挤同一条路,毕业后难道会好就业?《纽约时报》报道说,计算机专业曾是热门专业,2000年时,深圳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起薪接近5000元,如今则跌落到3500元以下。再加上同期内深圳的物价上涨29%,算起来,这一热门专业的实际薪金跌了将近一半。
我当年考大学时,深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父母强令我学理工,而我坚持学文科。结果他们不停地开家庭会议,我私下称之为“批斗会”,一定要我“改邪归正”。我激烈抵抗,最终学了文学专业。回想一下,我们这代在街上长大的孩子,小学和中学的学习被耽误,英语一个字母不识,知识准备很差,但在信息那么封闭的时代,对自己的生活多少还有些主见,乃至十五六岁就屡抗父命。现在到处可以看见二十多学的年轻人,从小不停地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早早出来留学,甚至有周游世界的,视野和胸襟本是当年的我们无法企及。但一和这些学生谈人生规划,他们马上就进入“爸爸、妈妈让我学这个专业”的境地,乃至你很难相信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成年人。似乎见识越广,胸襟越窄;闯荡越多,人格越萎缩。
我要大声问问同龄人中为人父母者:你们要把孩子的生活包办到什么时候?当你们老了以后,这些独生子们恰恰需要承担你们这代人没有承担过的责任——一对夫妻既要照顾双方的老人,同时又要养育自己的孩子。二十多岁的他们连个简单的人生决定都不会做,动不动就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当爸爸、妈妈退出历史舞台后,他们给谁打电话?
我经常遇到朋友的孩子、朋友的朋友的孩子,三托两托跑到我这里来:“薛涌叔叔,我正准备申请留学,您给我改改个人自述吧。”我往往欣然应命。在我看来,帮孩子们改个人自述是最重要的教育过程之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中的这段话,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个人自述”。这个自述,讲的是孔子从青春期开始如何在人生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成长的过程。他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这种自述监测自己成长的进度。
个人自述是应试教育中没有的内容,许多人到关键时刻抓瞎,也毫不奇怪。我们这些教书育人的,当然乐在其中。但是,几次辅导下来我就烦了,甚至可以说相当愤怒。许多家长和孩子从来不把撰写个人自述当做一个教育过程,也不将之视为必须学会的谋生技艺。他们只把个人自述看做如同拿到批文一样的烦心事,一定要托人、托关系办好。跑到我这里来的,有的不过是为了省几个钱,有的则把我的“服务”视为中介市场上买不到的“特供”。
我从申请美国研究院到毕业后找工作,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写个人自述上。两页纸的内容,往往反复斟酌一两个月,不停地给师友们看,听取意见,几易其稿。不管是申请学校还是找工作,个人自述都是个“眼位”,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起初,我因为不懂这些,曾被几所大学一致拒绝,至今记忆犹新。美国的一流大学,不管面对本科生还是博士生,通常会开设相关培训班,讲授个人自述的写作技巧。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中核心的一部分。我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讲,你们现在读书、求职要写个人自述,日后申请项目、基金,甚至竞选公职,写的、说的其实都是某种形式上的个人自述,你们的职业生涯,往往从这里起步。
改个人自述并不是改英语。我虽然总是不停地对学生们解释要用主动句、肯定句、简单句,慎用或不用被动句、否定句、复合句,但这些语言技巧背后的信条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主动句、肯定句、简单句,往往表达着能动、自信、言简意赅等个人风格。如果你一天到晚期求正能量,不喜欢“被代表”、“被”这个、“被”那个,就要多用主动句和肯定句说话。如果你对开会时云山雾罩、讲了半天也言不及义的人厌烦之极,就要学着直来直去地用简单句说话。
另外,许多中国学生很急切地要“推销自己”,喜欢用独特、与众不同等词汇,甚至用“大多数人如何如何,我却如何如何”来对比。对此,我通常会提醒他们,独特、与众不同等词汇太傲慢,有种自视比别人高的潜台词。如果再居高临下谈“大多数人如何”,那就更糟了。你与别人比起来究竟怎么样,这需要让录取办公室去判断。你要集中讲自己做过什么,未来准备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要阐释清楚自己为什么可以达到这个目标。脱离这些,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那你就无意中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位以自我为中心、很难相处与合作的人……
说到底,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在中外各种国情中都很适用。将这些道理有分寸地转化为文字并不容易,需要有相当多的训练。修改个人自述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我美国那些颇有成就的朋友,写起个人自述来都是不厌其烦、几易其稿。但这些求我来指导的孩子,一两个回合下来,自己就先不耐烦了。他们表面上依然很客气,会挺有礼貌地提醒我:“我申请的那个学校水准一般,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必要这么认真。”我这里辛辛苦苦地“义务劳动”,希望对下一代的成长有所帮助,可是这些接受帮助的人则觉得:我来找你,是我父母托你帮我办事,好比盖个公章,你盖了就行,啰唆那么多干什么?谁有那个闲工夫?
这也是当今中介业火暴的原因之一。中国的许多家长和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教育的基本概念。家长的责任仿佛就是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孩子则乖乖地等着被安排。个人自述本是总结自己过去的业绩、确立未来目标的重要人生规划,写作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在美国教书时,甚至建议学生不论是否申请学校或找工作,每年都要写一篇个人自述。这区区两页纸就是你生命的斤两:你从社会中得到了什么、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如果两页纸写不满有意义的内容,你就应该反省自己的生活是如何消耗掉的,增加些紧迫感;如果两页纸装不下你要说的事情,你就要思考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怎样取舍。每年都这样写、这样想,等于自觉地监督自己的成长。这种监督会影响你的行动,激励你不断奋斗。
可是,现在的孩子来找我帮忙,期待的是我帮他们写、帮他们把事情办好。当我没有这样做,而且提了一大堆意见让他们回去改时,他们心里也许还会骂:“真是坑爹呀。要是我自己会写,还求你干嘛?”
不幸的是,如果从办事的角度看,这些孩子往往是对的。美国的许多低端大学来者不拒,只要交钱就行,录取办公室也要节省劳动力,工作流程中几乎跳过看个人自述的环节。这些孩子们即使不找我改个人自述,也都能被录取。章盖了,证明开了,事情办成了,大家高高兴兴去留学了。到了那里,发现学校对自己很客气,班上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教授说英语放慢速度,分数打得挺高。中国学生的学费,这几年不知道解决了多少美国大学的财政危机。反正你是来这里烧钱,烧完了就回去,谁犯得上和你为难?
对这些,我并非不知道。我纳闷的是,既然决定来求助,既然有着这么好的受教育机会,为了自己的未来,难道不能多走一步路吗?难道不应该稍微自我完善一点吗?可惜,这些从小被家长安排来安排去的孩子,已经有了一种心态——只要能把事情办成,多一点事也不会做,仿佛一多做事自己就吃亏了,在事业上完全丧失了主动性。这种人日后能成才、能有创造性吗?
美国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报告,指出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技艺几乎为零。大学生失业,和这种状况密切相关。中国的海待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这种国际现象的延伸。今天有留学潮,明天就有回国潮,后天恐怕则有失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