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薛涌留学去》:“个人自述”为什么那么重要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城市充斥着各种留学中介公司,提供全程包办服务,留美的机会基本上花钱就可以买到。但是,钱能给孩子买到留美的机会,却买不到本事。Zinch中国的主席称,把留学造假一味归罪于中介公司未免简单化。中介公司所针对的,是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无尽需求。

平心而论,中美教育制度有很大不同,再加上语言、文化的种种障碍,一直埋头准备考试的高中生很难应付。许多家庭要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确实需要中介服务。

但是,留美的意义在于接受美国教育。这种美国教育,从最初申请时就应该开始。作为“过来人”,美国教育给我打上的最深的烙印之一,就是申请入学和毕业求职时写个人自述的经历。初看起来,这两页纸似乎是枯燥的官样文章,本能地就想逃避。可就是为写这两页纸,一个求职的博士要反复修改几个月,可谓呕心沥血。有些雇主用人主要就看这两页纸。哈佛大学录取部院长威廉·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特别强调,这种自述乃一生经验之结晶,有经验的录取官员一眼就能看出深浅,很难造假。

自述是你对自己生活、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界定,即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会做出哪些努力。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自述来界定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社会需要什么,你又能贡献什么,两者如何切合。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理解,提出的计划是否令人信服,都反映着你的综合素质。我甚至建议学生每年都写一次自述。如果你活到20岁,在这一两页纸上居然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那就应该警醒自己是否在虚度人生。如果你连社会需要什么、自己能为社会提供什么都没有概念,那就应该反思自己对世界了解多少、活着对别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如果想到一年后还要写自述,就应该敦促自己在未来一年创造“值得写下来”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对方要求写两页自述,你觉得自己的业绩和理想特别丰富,一定要写三页,那么你又应该考虑一下你是否在要求读者(你的录取官员或雇主)给你某种特权,即你的自述是否值得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这样是否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傲慢?这些全都属于人生基本问题,却常常被年轻人所忽视。

自述中所要求的简明清晰的英文,和法律商务文件、媒体社论评论的语言相当接近。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掌握这样的文体都至关重要。更不用说这种看似容易的文体往往越简洁越难写,需要经过多年锻炼才能掌握。中国是“一考定终身”。在美国,夸张一点说,往往是一纸自述定终身,当然这样的自述必须由真实的生活经历来支撑。

一个一直忙于应试教育的高中生,把握如此复杂的个人自述写作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美国经验丰富的录取办公室也并不要求完美的自述。恰恰相反,如果自述写得太完美,他们反而会感觉“好得难以令人相信”,顿然生疑。其实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尚且粗糙幼稚却大有可雕琢之潜力的材料,即最真实的自我写照。一句话,大学招生要的是好材料,而不是完美无瑕的成品。成品容易“山寨”,原料则很难。这也是威廉院长说“很难造假”的原因所在。

相对而言,中国乃至亚洲的教育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家长更愿意为孩子作出牺牲,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周到,无微不至地代孩子操办许多本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在这种“代办模式”下,当家长面对自己无法代办的事情时,就会想到花钱找别人代办。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留学中介业在中国崛起的原因。可是,这些家长们没有看到的是,和从小打工、贷款上大学、不停地在生活中挣扎的美国学生相比,自己的孩子在体验社会、规划人生方面相对缺乏锻炼。锻炼写个人自述正是补足这些欠缺的开始。

留学中介的价值,在于从“中式教育”向“美式教育”转轨,即帮助那些被应试教育扼杀了理想的高中生重新找回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放眼自己的人生。即使是那些一句英文也写不出来的高中生,想留美的话,也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哪怕从中文自述开始写起,最终改成英文版本。这本身就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也是“美式教育”的第一步。花钱到市场上买自述、找中介包办申请,就如同花钱雇人去美国替自己留学一样荒唐。

中国日益高涨的留美潮,显示了一代学子和家长开始对中国僵化的教育制度说“不”,也反映了他们在全球化时代走向世界的强烈意愿。但是,以中国模式留美,最终还是会一无所得。目前的留美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一代人的命运、贡献于中国的现代化,还要看这些学子及其家长的选择。

《跟着薛涌留学去》:谁催生了造假潮

如今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总数已超过20万。其中本科生近3年就增长了3倍,到2009—2010年度接近4万人。如此大规模的留美潮,给处于财政危机中的美国大学带来了意外之财。但是,许多中国学生在学业和语言上准备不足,让接收的大学措手不及,对这些学生的来路也疑惑重重。

Zinch中国是一家专门为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咨询公司,2010年,他们对250位即将留美的中国高中生及其家长、若干留学中介咨询人员进行了采访调查,其结论是:90%的中国学生在申请材料中提交假推荐信,70%的个人自述是别人代写,50%在高中成绩单上造假,10%杜撰了自己获奖或其他成就的记录。《纽约时报》报道,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几个前来上课的中国新生和他们几个月前参加托福考试时的照片对不上号。专家估计,这种造假潮将随着留美潮的高涨而愈演愈烈

谁该为造假埋单

中国学生如此大规模地通过造假涌入美国大学,对美国大学的品牌和质量产生了巨大冲击,迫使其调整招生政策。这反过来又会对中国的留美潮产生深刻影响。声誉卓著的大学,将对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严格把关,大量中国学生逐渐涌向那些陷于财政危机、“有奶便是娘”的低端大学。最终,留美对于这些学生事业、前程的正面影响将越来越小,家长近百万元人民币烧出来的美国文凭可能变得一钱不值。

为什么这么说?随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几乎什么人都能上大学。即使在美国国内,大学文凭也大幅度贬值。根据《纽约时报》2011年11月初的报道,201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9.1%,和全国总人口的失业率基本一致。《华尔街日报》评论版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现在85%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搬回父母家,根本无法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从低层级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想在美国站住脚更是难之又难。毕竟,雇用一个外国人,雇主需要另外花钱为之办理工作签证等手续,甚至要反复刊登招工广告,证明没有美国人能胜任此项工作。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待业的美国大学毕业生之时,谁愿找这个麻烦?

回国会怎么样呢?留学四年烧掉近百万元人民币、回来求月薪三千而不得的报道不绝于耳。海归变海待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其实,这些数据说的还是几年前的留美一代,如今的留美人数已经比那时多出数倍,且平均素质越来越低。再过几年,海归的薪金也许和民工有一拼。

按说,中国正在步入全球化,急需外向型人才。随着人口老化,年轻劳动力越来越稀缺。美国经济反弹后,同样可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所以,在留美过程中,孩子如果接受了货真价实的教育,前景并非那么不堪。记住,关键是“货真价实”。与过去不同的是,现今留美早已不稀罕,留美镀的这层“金”基本上已经毫无价值。孩子毕业后不是靠文凭吃饭,而是靠本事吃饭。留美如果从造假开始,那就给孩子的人生提供了一个错误的起点。

《跟着薛涌留学去》:贵族寄宿学校——中国人开始取代韩国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产阶级的壮大,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到美国的寄宿学校,为的是孩子将来申请美国大学时能够先声夺人,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2011年,布隆伯格新闻报道揭示,2005—2006年度,只有65位中国学生就读于美国的私立高中;2010—2011年度,这个数字猛跳到6725人,5年间上升一百多倍。然而,在这股疯狂的留学潮中,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

我家附近正好有一所美国顶尖的私立寄宿高中——格罗顿学校。这是罗斯福总统读书的地方。当年他在参加竞选时,曾写信给格罗顿的老校长寻求支持,但得到的回信令人非常沮丧:“很遗憾,我恰恰认为本校参选的另外一位毕业生具备更为优良的品格来领导这个国家。”如今的格罗顿,仍然是新英格兰地区最顶尖的贵族学校之一。在美国,有时你说自己是哈佛、耶鲁出身,对方并不会大惊小怪,但你如果说自己是格罗顿毕业,对方则可能会惊呆。

格罗顿这类贵族寄宿学校,早期也是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清教徒统治精英的子弟学校和常青藤的主要生源地。但从20世纪开始,随着公立高中崛起,平民子弟纷纷加入竞争。在常青藤录取的学生中,来自这些贵族寄宿高中的学生素质明显不如公立学校的学生。那是个拼爹的时代。你上得起这些贵族学校,就上得起常青藤,甚至老爹还能给常青藤捐款,没有人敢得罪。功课不好,学校总能高抬贵手。这套规矩,虽然不断受到挑战,但一直维持到60年代中期布什进耶鲁大学为止。

迫于种种压力,贵族学校被迫转向。压力首先来自于常青藤的录取政策。过去,常青藤录取部的高官不停地到这些贵族学校访问,毕恭毕敬。等到了60年代中后期,常青藤脸色大变,往往绕开这些贵族高中,录取那些成绩优异的公立学校的学生。贵族高中抗议无效后,不得不跟着转型,一方面大力强调学业,另一方面,逐渐采取有教无类的政策,以优厚的奖学金吸引优秀平民子弟。从小被父亲遗弃的奥巴马,当年就是靠着奖学金支持才得以上了夏威夷的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如今,在常青藤中,虽然公立学校出身的学生明显占优,但这些贵族私立学校的学生基数毕竟很小,且财政实力雄厚,教育质量优异,上常青藤的比例比公立学校要高得多。

我因为有近水楼台之便,2012年,我曾带着年仅12岁的女儿到格罗顿访问。虽然说好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决定要申请,但学校极为认真,不仅给安排了个人导游,而且分别让我和孩子接受了面试。

来到接待室,我一看就傻眼了,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中国。在此等候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是清一色的黄皮肤。其中有两家衣冠楚楚的,大概是韩国人,剩下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角落里有两家白人,处于绝对少数,好像是上世纪80年代难得一见的外宾。在美国顶尖的精英私立高中,中国人似乎已经反客为主了。但是,到校园里参观时,我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虽然黄皮肤随处可见,主体还是白人学生。看来学校很注重学生种族、文化的多元搭配。

我为此请教了一位麻省理工出身的咨询业人士,他简单明了地给我描述了美国亚裔小留学生的历史。仅仅在几年前,韩国人还绝对占据主流地位。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注重应试教育,对常青藤发疯,有了钱就早早把孩子送到格罗顿这样的贵族高中,为将来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做准备。韩国的父母对此也特别在行,这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来:衣冠楚楚,言辞举止得当,颇得校方喜欢。但是,韩国学生留学热最近几年明显退潮。究其原因,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之外,韩国本土确实有几所精英高中,是常青藤的主要输送学校。孩子就算以后要进常青藤,也未必一定先到美国来。

韩国潮刚开始退去,中国潮就来了。而且中国家长手面更大,钱完全不成问题。可是不管家长多么有钱、学生本身多么出色,进格罗顿这种精英寄宿学校也如同赌博。因为来自中国的申请者实在太多了。如果是像我女儿这样的亚裔美国人,机会虽然比白人少得多(因为亚裔申请者多而且比较出色),但比起来自中国的申请者还是有利不少。道理很简单,美国的精英阶层早就多元化,精英学校,从常青藤到寄宿高中,也都体现出这种多元价值,在录取学生时特别注重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各校在学生的种族文化背景上虽然没有指标,但录取办公室大致要保持一个平衡。而且一流的寄宿学校如同常青藤一样,无论学费多高,也抵不上学生的培养成本,主要是靠捐助基金经营。财大气粗并不能获得多少优势。

许多中国家长和他们所依靠的中介,最初对于这种“给多少钱都不要”的学校显然心理准备不足,孩子一被拒,就陷入“美国去不成了”的悲观情绪中,开始饥不择食。这就给许多次层级、低层级的私立寄宿学校提供了机会。

要知道,美国仿照伊顿公学建立的贵族寄宿学校,只是私立学校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私立学校:有的是信守某种教育原则,如蒙台梭利学校;有的是出于宗教理由,如各类天主教学校;有些是满足特别的教育需求,比如针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没有捐助基金(虽然一些天主教学校有教会的支持),基本靠学费运营,在财政上往往不如公立学校有保障。一般而言,顶尖的公立学校比绝大部分私立学校的质量要更好一些。

我们不妨用前面所说的6725人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在美国,和格罗顿这种一流水平相当的寄宿学校最多也就二十所。这些学校都非常注重多元性,不可能从某一个国家集中招收那么多学生。假使每所学校招收六七位中国学生,充其量也就一百多人。这意味着95%~99%的中国学生恐怕都和一流寄宿学校无缘,只能退而求其次。这就使对美国私立寄宿学校不熟悉的家长和学生面临着巨大陷阱。毕竟,中国人对常青藤、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等都多少还有点知识,对格罗顿等一流寄宿学校也有所耳闻,但对于次优的私立学校,则基本是两眼一抹黑。中介轻而易举就可以把很糟糕的学校包装成次优的学校推荐给学生和家长。单纯指责中介欺诈骗钱有时也不公道,因为有些学校连中介自己也不懂。我在大学教书时,就偶尔能碰到在美国私立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其表现并不比直接从国内出来的好,有的反而更差。有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就读的高中处于极为偏僻的落后地区,犯罪率很高。他刚进校时,一个年级有十几位中国学生,等到毕业时,中国学生已经占了一半以上。

为中国学生如此大开方便之门的,往往是质量较差,而且财政困难的学校。学校对中国学生的这种依赖一旦形成,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当一个学校以中国学生为主体时,美国学生便会敬而远之。别的不说,有这么多英语不过关的外国学生在,老师就很难照常讲课,这势必会影响美国学生的学业。美国学生一旦躲开,这些学校就更要依赖中国学生了。于是,就出现了布隆伯格新闻里报道的情况:孩子们早早出国读书,本来是为了在英语上多做些准备,可没想到从宿舍到教室全是中国学生,想练英文都不可能。更有甚者,在中国学生上的私立学校中,有许多美国学生有学习困难,或者患了自闭症,或者有各种行为问题,难以适应普通高中的生活。和这些问题学生一起学习,本来想在起跑线上抢跑的中国学生却被起跑线绊倒了。

中国学生纷纷涌向美国寄宿学校,和美国主流社会中寄宿学校的退潮又形成鲜明对比。在养育孩子方面,心理学中的依赖理论在美国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派心理学家认为,牢固的亲子纽带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心理和感情基础,为了学业而牺牲这种纽带,往往得不偿失。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这么早就把孩子推出家门放到寄宿学校中,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不好。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寄宿学校开始招收日读生。另外,美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虽然相当破败,但富人区大致能够维持一流的公立教育。有些房价甚高的好学区,其教育质量几乎可以和一流的寄宿学校比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何必一年再多花四五万美元上私立学校呢?

中国的家长,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及其教育功能通常理解不足,在为孩子的未来作出决定时,很少考虑到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把孩子送出国的,往往也是望子成龙心切,怀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我认识的美国咨询人反映,中国家长无论是在替孩子申请大学还是寄宿高中时,基本上不看孩子自身的条件,一味追求进名校,对次优的学校既不考虑,也没有常识。殊不知,孩子往往进不了一流学校,侥幸进去也未必是好事。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和孩子的能力、特点比较般配的学校。这种细致的咨询服务,在中国几乎没有,家长似乎也不相信。当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很少有优质的英语学校,孩子们虽然从小学英语,但出国上寄宿学校后,语言上还没有完全适应就毕业了,以后再申请大学时就很吃亏。这也是为什么寄宿初中开始流行的原因。孩子们十二三岁出国,如果找对了学校,高中毕业时在语言文化上就会有更充分的准备。当然,越早出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就越容易受影响。这就需要家长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特点慎重考虑。

总之,到国外上寄宿学校,只适合很少一部分家庭和孩子。如果能有去格罗顿这种学校就读的机会,确实不应该轻易放弃。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参与孩子的成长,甚至和孩子一起学英语,这恐怕是更便宜、更有效,也更有感情回报的路径。

留美准备中最被忽视的关键步骤

中国的学生,大多本着应试教育的精神准备留美:背单词、练题型、应付托福和SAT。然后就是申请材料。大家你追我赶、只争朝夕,生怕自己晚出去一步,忙得喘气的功夫都没有。我碰到不少这样的学生及其家长。当我劝他们想一想如何应付美国大学的学业时,他们往往一头雾水:大学的学业要特别准备吗?考试难道不是吗?我于是拿出一句英文杂志上的话给他们读:a college degree still pays for itself (and then some) over the course of a career。这句中的词汇和语法,大概不会高于初一的程度。但是,许多托福高分的学生,居然读不懂什么意思。可见,光有个分数,未必就会读书。不会读书,出去八成要碰壁。

学生和家长们的回答很实际:考试、申请,火都上了房,所有的精力只够顾眼前,怎么有功夫看长远?好。这一点我也理解。毕竟美国的学校很看分数,敲门砖没有是不行的。问题是:当“眼前”忙完了、有时间为长远筹划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

我发现,准备留美,有一段黄金时间被大部分学子浪费。这大致是从新年到八月底这个时段。一般的大学申请,到一月一日基本截止。此时,该考的试都考了,申请材料也寄出了,似乎唯一可作的,就是等着录取。如果运气好,春天拿到录取通知。但最终入学,一般也是九月初。那么,从元旦到八月底这八个月都干什么?有什么计划?有什么日程?

许多学生是什么都没有,白白浪费时间。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症状,即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在考试前争分夺秒,除了集中精力突击考试外什么都不管。一旦考完,立刻大放松,过度紧张的心理急需补偿,多一件事也不要作。我半开玩笑地告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这种话没有人要听。

殊不知,就留美而言,浪费了这八个月,也许日后要用两年来补。为什么?首先,美国的一个学年,刨除各种假期,满打满算最多就八个月。浪费了八个月就是浪费了一学年。另外,这八个月往往决定了你进了美国大学后的“起跑线”。要知道,中美教育,不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差异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世界诸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极端。中国学生考托福、SAT等等,其实还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的范式中兜圈子,对美国的教育没有基本的概念和经验。如果缺乏准备,到了美国大学就即刻晕头转向、难以适应。最近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是:不少中国学生SAT达到两千分上下,比同校的美国学生的平均线还略高,但读了一年就被劝退。

我强调这八个月的关键作用,并非否认应试的必要性。恰恰相反,我是站在应试实用主义的立场上讲这个问题:考试一定要倾其全力准备、发挥最高水平。有时确实也需要把其他事情都放在一边,专心突击。但是,托福、SAT之后,到了美国的大学,每门课都还有考试、有学期报告,过不了关的话,会铩羽而归,原来考的托福和SAT也都会泡汤。不能过了初一还不想十五。想想看:过了年关,考试和申请的事情都已经忙完,再没有火烧眉毛的事情逼着你应付。这岂不是专心致志准备适应大学课程的最好时期?

可惜,中国的学生往往只知道应试强化,不明白读书也需要强化。我曾反复指出: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都患上名校癫狂症,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名校,越高越好。问题是,学校越好,阅读量越大。如果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学校要求的阅读量差距太大,后果就将不堪设想。比如,一般二流学校,即稍好些的州立大学,每周的阅读量至少有200页左右。到了常青藤,有时翻倍都不止。那些瞄准了常青藤、前五十等等的学生,是否测试过自己每周能读多少页大学程度的学术英文?没有每周200页的阅读能力,非要竞争每周要求400页阅读的大学,其实进去了,岂不也是自投罗网?

大多数中国学生还经常忽视另外一个问题:在元旦时刻,你虽然忙完了考试和申请,但还没有被录取。一般而言,只要考试成绩还可以,申请时不要好高骛远,为自己准备几所保底的学校,录取并不困难。但是,被什么学校录取,则大有文章。

如果运气奇好,被一个超出自己程度的大学录取,此时可不是庆祝天上掉馅饼的时刻,而应立即陷入强烈的危机感中:自己跟得上课吗?第一年后是否会被劝退?未必能读《时代》就能读大一的书目。如果一年级教授让你一周读完《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怎么办?你用中文能一周完成吗?要知道,去了差的学校,被劝退的可能很小。但是,去了好的学校,比如前五十名的学校,课程的水准相当高,被劝退的中国学生相当多。此时怎么能够高枕无忧?

如果运气不好、进了一所很不理想的学校,那么就要提前考虑转学。美国的大学制度比中国灵活得多,转学如同家常便饭。比如,我就有位朋友,本来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读了两年不是很高兴,就转到了耶鲁。一般院校之间,这种情况就更多了。转学往往是带着原来学校的学分过来;从差学校往好学校转,这些学分也许要打些折扣,但基本不至于耽误学业。问题是,转学和申请一样,也有相当的周期,要提前准备。比如,你今年被不理想的大学录取,计划第二年转到好一点的大学,那么申请就必须在今年底完成。也就是说,你寄出来年的申请前,刚刚才在美国大学读了一个学期。要想转学成功,必须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欣赏你的教授的推荐信。如果你已经上了美国大学,却无法在那里“证明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没有教授的推荐信,一切还靠国内原来的材料,那么劣势比从国内申请还大。因为人家会觉得你在那么差的大学都适应不了,怎么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所以,想第二年往好学校转,必须第一个学期就有出色的表现。可惜,第一学期往往是中国学生初来乍到最难适应的阶段。事先不准备,怎么可能有超人的表现?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临行八个月的战略意义。别的不说,这八个月即使仅仅是集中精力猛攻阅读的话,词汇量也可能涨五千到一万,阅读会上一个台阶,原来每周100页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到200页。以我“过来人”的经验,初进美国的大学,会遇到各种出其不意的挑战。宁愿事先把困难和未知因素想得多一些。比如,我当年留美前就曾设想:假使第一年上课一句听不懂、一句说不出来,至少要保证回家能读得懂足够数量的书,能写出读书报告。这些在国内完全是可以准备的。这一条有了保证,出去时才多少有了定心骨。

总之,留美不是高考—考到什么分数就上一本或二本。留美也不是一次性消费—支付了定金就拿到录取通知。留美是一种事业规划、人生奋斗、持续不断的努力,必须走一步看三步。这些都需要非常主动的前期设计和准备。习惯于被动地应付考试的中国学生,特别缺乏的就是这种主动性。事实上,这种深谋远虑的习惯,是在美国大学生存之必需,第一年就会马上派上用场:怎么选课、选专业、改专业、是否承受得了相关的学业压力,所有这些都要自己精心策划,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估价,不能被动地听别人吩咐。那种考完试就摆出一副“我死了以后管他洪水滔天”的架势的学生,还不懂得怎么为自己负责,出去非吃亏不可。

《跟着薛涌留学去》:美国母亲学历越高越不出去工作

2013年春,美国有一篇令人惊讶的报道:在2010年度,接受过哈佛、普林斯顿等一流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仅有70%参加工作。相比之下,那些接受了末流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有80%参加工作。也就是说,受的教育越好的母亲,越倾向于当家庭主妇。

这是Vanderbilt大学法律和经济学教授Joni Hersch的研究揭示的现象。她的研究还发现,那些受过顶尖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只有45%从事全职工作。那些在末流大学完成学业的已婚母亲,有57%从事全职工作。这些结果,是从21-54岁年龄段、拥有18岁以下孩子的7.7万名大学毕业的已婚母亲中统计出来的。

这一结果,令不少人意外。Joni Hersch教授称,按照常识,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比较有灵活性,更具备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的条件。这一点,从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就能找到不少例证。比如,我们的一对朋友是顶尖工学院的博士,在顶尖高科技公司工作,两人年薪都在十万美元上下。生了孩子后,母亲享受着相当长的带薪产假。产假用完后,又有大量时间可以在家工作。一般美国人,则不享受带薪产假。生完孩子后不得不赶紧回去工作,否则家里就揭不开锅。那么,那些顶尖大学毕业的母亲,放着这么优越的条件,为什么不加以充分利用,而一定要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呢?

一些相关的研究揭示,顶尖大学毕业的女生当了母亲后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她们能够承受得起。她们中来自富裕家庭的比例甚高。也许最为关键的是,她们的丈夫多也是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收入非常高。这样的家庭,一个人出来工作就已经富富有余。

不过,Joni Hersch发现,经济危机多少改变了这样的图景。比如,在那些拥有MBA的已婚母亲中,受过顶尖大学教育的,从事全职工作的比例在2003年仅35%,到2010年则增加到了54%。与此相对,那些末流大学背景的,2003年有66%从事全职工作,到2010年降到了48%。也就是说,在经济好时,顶尖大学背景的家庭生活优裕,女方往往选择不工作。但是,一旦经济发生危机,家庭财政受到冲击,这些顶尖大学毕业的母亲就不得不出来工作。当她们这样作时,很容易把末流大学背景的母亲挤掉。

还有一项研究则揭示,同是顶尖大学的教育背景,那些拿MBA的母亲更容易辞职回家。那些在法学或医学方面拿到高级学位的,则往往更能保持自己的工作。这里的原因是,拿MBA的人往往在生意场冲锋陷阵,工作量很大,工作时间很不灵活,最终无法照顾孩子。这逼着她们不得不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进行选择。医学和法学的博士们,则工作时间和日程都相当灵活,可以事业生活两不误。

以上发现,引得网上议论纷纷。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其实多在意料之中。我大约十年前就写过文章,分析“常青藤的家庭主妇热”。当时一些名校的女生,还没有男朋友就已经在设想日后结婚生子当全职母亲的生活了。也怪不得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如今著书立说,要求女性不要轻易为家庭和孩子牺牲事业。不过,这些常青藤中的“主妇谜”,并非心血来潮地赶时髦。她们的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家庭根源。

能上常青藤的女性,往往得益于成功的家教。这种家教,又往往建筑在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的无私投入上。等这些女孩子读了大学,回首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功,自然会认识到母亲的角色是多么重要。她们越是注重教育的价值,就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乃至不放心把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外包给学校。有些网友的评论也显示了这一点:“现在的公立学校越来越离谱儿,我们当母亲的能把孩子托付给这样的体制吗?能不回家接掌孩子的教育吗?”

这样的趋势,也帮助我们理解美国教育的不公平。一流大学毕业的母亲,往往家境富裕,搬到非常贵的优秀学区。由于学校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当地房地产税,房价越高的地方税收越多,越雇得起好老师、置办得起好设备。但这还仅仅是一端。在这样的地方,学校除了优秀的教师团队外,还有一群常青藤毕业的专职母亲,忙里忙外地当志愿者,主持各种募捐活动,监督教学,甚至亲身进教室讲课。美国的一些精英私立学校,家长即使缴了天价学费,把不会把孩子盲目托付给学校放心地走开。一般而言,私立学校的家长参与志愿活动的比率比公立学校更高。与此相对,那些不得不全职上班、为家里的基本生存而挣扎的母亲们,则往往居住在破败的学区,自己也没有时间充当志愿者,在孩子们身上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美国的这种教育分化,至今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不过,这些现象至少显示了美国有教育资源的家庭的一个倾向,即通过家长自身的参与来塑造孩子的教育过程。这对于许多中国家长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之所以择校费满天飞,一大原因就在于家长们对老师和学校过度迷信,以为有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校,孩子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自己则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对学校的事务也不参与。这种趋势,也蔓延到留美的寄宿学校热上来。许多中国家长,盲目崇拜美国教育的“先进”,找到个学校就把孩子小小年纪送走。最终孩子学坏,家长不仅鞭长莫及,甚至根本不知道。同时,许多在国内并不宽裕的家庭,家长放弃许多经济利益,宁愿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虽然没有上美国寄宿学校的条件,但素质优异得多,最终反而能到美国读个好大学。

古语说:“衣食足而后知礼仪”。现在的家长们衣食足后,是否也应该知道回家“看孩子”、主掌孩子的教育了?

《跟着薛涌留学去》:家长能为孩子作什么?

患有“体制依赖症”的中国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首先要找体制,就好象我们小时候看的革命电影或小说里讲的“找组织”一样。不喜欢“应试教育”的中国体制?那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因为听人家说那里的体制特别先进。但如果你问,美国有什么好?美国义务教育质量之低举世皆知。怎么见得到美国读高中就比在中国好?中国家长们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去再说!”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早到美国,就早和人家的体制接轨。

美国的许多家长则是另一个极端:特别不相信体制,什么都要自己来。美国的公立义务教育,就生均投入而言是世界最高的,比有些发达国家甚至高将近一倍。但是,不相信这种体制的家长比比皆是,导致了私立学校的繁荣。如今,私立学校也不景气。这倒不是大家要回归公立的体制,而是对于私立的体制也不信,要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教育。于是,家庭学校的崛起,使私立学校丧失了不少生源。其实,即使大多数美国人选择了学校教育,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他们往往也不是把孩子送进去了之。家长们都组成了庞大的团队,积极参与学校的生活,监督学校的运作。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所引起的争议,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一现象。此文的作者Lenore Skenazy著有《放养的孩子》一书, 并主持过《世界最坏的妈妈》的电视节目。她从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最近引起轰动的《Lean In》一书谈起。在这本书中,Sheryl Sandberg力主有志向的妇女不要为了家庭牺牲事业,不要还没男朋友就在那里思考当母亲的责任、并准备为此作出牺牲。Lenore Skenazy则添油加醋,称母亲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精力,往往适得其反。根据最近的研究,受过大学教育的妈妈,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1995年时多出9个小时。这意味着这些母亲每周少了一个多的工作日。她的矛头,直指所谓“直升飞机父母”,即那些象直升飞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上、指挥孩子的一举一动的家长。她引述有关研究,称这种直升飞机式的家教培养出来的孩子,比起那些独立成长的孩子来,更悲哀、更肥胖、缺乏适应性。

文章一出,立即遭到许多读者的反击。一位来自加州的母亲列出了所谓对孩子过度投入的母亲们的业绩:给当地学校募捐数万美元、到教室志愿教课、带孩子们去野游、给数学和科学代表队当指导教练、组织运动队和比赛…… 让这些母亲回去工作?那就别抱怨孩子们失去了如此丰富的教育机会。另一位来自康州的母亲则指出,当公立学校该教的东西没有教或教不好、你也没钱雇私人老师时,你就得亲自教。找人看孩子吗?保姆们并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她们只希望孩子能安静,乐见孩子没完没了地盯着电视屏幕。家长自己不在孩子身上投入自己的兴趣,就别怪孩子长大了玩儿起电子游戏来上瘾。现在网络上的内容那么庞杂,家长不和孩子有充分的互动,孩子就去和网络互动,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家长的教育责任,确实比过去复杂得多。

Lenore Skenazy的错误,在于对控制孩子的父母和帮助孩子的父母不加区分。其实,后者往往万事让孩子自己选择,但会利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许多指导、参谋、和建议。心理学上的依赖理论也认为,亲子纽带越强,孩子越独立、越敢于冒险。事实上,我自己女儿的成长,就得益于妈妈放弃完成耶鲁的博士论文,全勤养育。我们从来不禁止她看电视、上网,但她从来不看电视,没有任何玩游戏的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她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交流,觉得这种亲子互动更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负责的父母,在把孩子送进学校后,马上就参与学校的教育。他们不会死心眼儿地把一切都寄托在一个“体制”上。体制是靠不住的。记得去年在一次家长老师联席会议上,一位母亲抗议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没有性教育,称这是可耻的失职。结果,学校立即让体育老师讲授性教育课程。如果学校无法应付这类需求,家长就自己进教室。事实上,孩子们许多运动队的教练就有家长参与。

不久前,一位中国家长给我来信。她带着女儿移民到美国,女儿在高中的排名和成绩都不错,但问题就是没有社会活动和体育爱好,又听说申请大学需要这些,一时不知所措。她诉苦说:“美国教育真是折磨人,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众说纷纭,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使劲了。”应该说,这是中国家长典型的问题。在中国,帮孩子选中学校,缴了择校费,一切就都托付给学校了。学校会告诉孩子和家长该怎么作。这就是相信体制。在美国,没有人这么相信体制。所谓“众说纷纭”,其实就是每个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这些家长不仅介入学校的教育,而且安排了孩子的各种课后活动、暑期班、夏令营等等。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在一个不相信体制而相信自己的教育环境中,家长就是孩子的校长。

如今网络教育的繁荣,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设计上更能“网开一面”。家长并非无所不通,但完全可以象校长一样,设计孩子的教育战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给孩子设计与众不同的课程结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产品,而是独立的、特殊的个人。

《跟着薛涌留学去》:寄宿问题

教育,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体制”,往往造成了不负责任的家长和索求无度的孩子。最终,他们不愿意努力回应自己所面临的挑战,试图花笔钱解决问题。教育,特别是留学,也由此就变成了消费。

《华尔街日报》对留美读寄宿高中的报道中,主人公是位来自武汉的男生,就读于将近4.96万美元一年的圣玛丽高中。这笔钱中,其实有1.12万美元是学校用来支付一家在波士顿附近的教育公司的中介费。中国小留学生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利益链。

不过,这条利益链能够运作起来,最终要靠学生和家长自发的意愿。这位来自武汉的男生,在对《华尔街日报》解释自己为什么来读如此之贵的学校时,讲了这么一番话:中国的大学升学战是一考定终生,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认为我有机会进入一个顶尖的学校”。于是,他和他的家庭作出决定,到美国读寄宿高中,为进入美国的好大学锁定有利位置。

这番话,显示了这位年轻人的思想与现实已经脱节到了多么离谱儿的程度。不错,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确实很不合理,考生们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中国的大学扩招已经有十几年。即使一流大学数量有限,这些大学的招生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特别是一些名校吞并了若干地方院校后,规模大为膨胀,容纳的学生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老化,各大城市高考报考人数已经连续多年持续下降。低层级的大学,几乎是什么考分的学生都收,高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是精英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比起三十年前父辈那代人来也不可同日而语。哪里有什么“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回事?

想出国、想在竞争中抢跑,又不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于是就要为自己找借口,甚至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编造出一系列“离谱儿”的现实来,为自己向父母不停地索取制造理由。这大概是这位年轻人睁眼说瞎话的原因。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家庭,往往对这样的行为相当配合,甚至予以鼓励,把孩子打扮成最大的受害者。

可惜的是,这种靠烧钱在美国大学抢滩登陆的计划,最终还是会落空的。圣玛丽这种几次濒于破产的学校,难以让他在起跑线上抢先一步。看看现实就知道:几年前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还比较少,“英语环境”还比较好。那时的学生现在正好在大学里读书。可惜他们在学术表现和适应力上,都没有显示出什么寄宿学校的优势。如今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已经增长了五倍以上,而且上涨势头仍然很汹。中国学生越来越扎堆,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差。连那位武汉来的男生也开始抱怨班上的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语了。

校园里有20%以上是中国学生,这个数字确实太高了。但这并不构成没法练英语的理由。毕竟他和另外80%的学生群体交流还是要用英语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寄宿学校的学生,往往是最喜欢找借口的一族。他们在中国抱怨“应试教育”的压力,出了国则抱怨周围中国学生太多。但恰恰是他们自己喜欢找中国同学扎堆。如果你再下去,他们学不好英语的理由,恐怕是美国学生排斥自己。我在大学里就碰到一些中国学生这么说。老实说,我在美国读书、教书快二十年,见的、经历过的都不少。排斥外国人的美国人并非没有。但整体上美国人还是比较开放的。高校中有些美国师生特别喜欢和外国学生打交道。我最好的一位美国学生,一直努力学中文。她总希望和中国学生搭伙交换:她教中国学生英文,中国学生教她中文。但她给相关的中国学生群体电子邮件发遍,学校里那么多中国学生竟没人回应。而这些中国学生的英语,往往是一塌糊涂,阅读错得离谱儿。我们也可以想象:再过几年这些中国学生毕业回国,自己的英语程度交代不过去,或出于心理上的挫折感,或出于糖塞烧了大笔钱的父母之需要,他们恐怕还是会编出一些故事来:要么是周围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文,要么是美国学生排斥排斥中国人,种族歧视。其实留意一下微博就能看出,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海外愤青已经很成阵势了。

许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把私立寄宿学校视为贵族教育,甚至以此相高,却往往忘记了:美国社会对寄宿学校其实有相当的看法,并影响着各大学的录取政策。最顶尖的寄宿学校,因为自身的入学竞争激烈,学术要求严格,教育资源充足,毕业生确实高人一筹,即使大学录取办公室对这个群体提高录取标准,他们还是非常有竞争性。但是,如果你一年让家长花四五万美元上个普通的寄宿学校,最终不过是个平平之辈,大学录取办公室就可能觉得你已经享受了许多别人都没有享受的机会,仍然不成器,未来毫无潜力可言。除非是那些只是盯着收高额学费的学校,有竞争力的大学,对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敬而远之。

如今国内的教育环境确实不好。“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应试口号确实吓人。但是,没有人生活在理想社会中。当今这代孩子的父母,自己当年所处的教育环境恐怕更糟糕。如果对现实不满的话,家长更应该激励孩子:你怎么想办法改变?你怎么奋斗摆脱?重点还是培养孩子迎接挑战、适应现实的能力上。花大笔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学校,则仿佛是家长向孩子许愿:你自己别操行,让我来给你个好环境!这种许愿,不仅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也培养着只会索取、总是企求别人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

《跟着薛涌留学去》:网络时代家庭学校的崛起

中国留美潮中的“读寄宿学校热”,是一种忽视孩子成长期的心理、感情需要的盲目竞争。这种非理性冲动背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体制依赖症”。换句话说,这些家长们都是依赖“应试教育”的体制成长起来的。当他们对这个体制丧失信心时,就急急忙忙地寻找另一个体制来安顿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对这个新体制有多少了解。这种“体制依赖症”,导致他们习惯性地把家长的教育职责外包出去,觉得孩子上了重点、进了好的补习班、或到美国上了寄宿高中,一切就万事大吉。美国的寄宿学校,就好象是他们捞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其实,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家庭中。

家学渊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是对某人学问功底的赞誉。当然,这种赞誉的成立,多少也是基于传统社会的现实:没有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制度,没有大学这样的公共教育机构,学问往往在家门内传授。西方的大学在800年前就已经发足,从19世纪开始又逐渐建立并普及了义务教育制度。在北欧等国家,甚至上大学、读研究院都近乎免费。学在公而不在私。所谓家学渊源不是一概没有,但远不如在传统中国那么重要。

但是,最近十几年美国风气大变,“家学”(即家庭学校)越来越流行。在三十年前,家庭学校在30个州是不合法的。违法的父母会被起诉,甚至可以被投进监狱。但是,如今家庭学校不仅在大部分州被容许,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潮流。1975年时,仅1万到1.5万的孩子在家上学。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200万左右。这个数字,是550万寄宿学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家庭学校,无疑为对现行教育体系不满或不认同的家长提供了另类出路。最早领潮家庭学校的,是极少数挑战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极左翼,但很快宗教保守主义者们就取而代之、成了主宰。原因是:美国在制度上严守政教分离的原则,在公立学校不能宣扬宗教价值。许多教徒对此大为不满,索性把孩子从学校拉出来自己教育。还有许多人,对学校的环境、教学质量大为不满,也开始让孩子在家读书。当然另有一小部分超级富翁,觉得公立、私立学校都无法满足自己孩子的高度个性化教育需求,干脆聘请一系列优秀的教师在家教学。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让孩子就读家庭学校的,有36%是出于宗教和道德教育的原因,有21%是对学校的环境不满意,还有17%是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满。用《在美国的家庭学校》一书的作者Joseph Murphy教授的话说,家庭学校是对义务教育最极端的私有化形式。另外,从2005到2009年美国寄宿学校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有80%发生在教会学校。出于宗教原因上家庭学校的学生,恐怕原本是寄宿学校的重要生源。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学校出来的孩子,考试成绩和大学升学率等比一般公立学校的学生略好一些,而且行为也并不是那么孤僻怪异,反而性格更健康些。当然,这些初步的数据未必能够证明家庭学校的优异。毕竟,为孩子建立家庭学校本身,就说明家长极其重视教育,乃至对现有的学校难以忍受,而且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都比较好一些。把家庭经济、教育资源上的这些变量排除后,家庭学校的表现究竟如何?目前似乎尚无令人信服的研究。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家庭学校的潮流会越来越壮大。要知道,现代义务教育本身,带有着相当程度的强制性。在义务教育实施之初,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国家是否有权力把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强行从父母身边带走,对之用国家规定的课程进行教育?要知道,在十九世纪,许多父母指望着六七岁的孩子帮助家庭干活,进而把国家的义务教育视为对自己私人领域的侵犯。但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义务教育是一国之竞争力之核心,而由国家统一操办是最有效率的。

但是,也恰恰是因为义务教育的成功,西方发达国家民智大开。再加上随现代社会而来的多元化,家长们想法各异。统一规格的义务教育,面对众口难调的家庭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比如许多父母本身都拿了硕士、博士,并且有一方赋闲在家。家庭学校由此成为一个很难阻挡的趋势。所以,在美国的许多地区,家长只要向当地政府通报家庭学校的课程规划等等,就可以把孩子留在家里教育。

不过,这样的家庭学校,和传统的“家学”仍然大异其趣。 司马迁的“家学”是历史,莫扎特的“家学”是音乐。他们都很难改行。传统“家学”的目的,是保存祖传职业的手段。在古雅典,为父不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儿子还可以会受惩罚。现在的家庭学校则不以此为目标,而是要为孩子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更开阔的天地,免得他们成为公立学校那种教育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统一零部件。家庭学校的学生日后和家长在职业上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家长也不是象司马迁和莫扎特的父亲那样,把自己的本事传授给孩子,而是安排孩子从各种老师那里学习。

不可否认,在给孩子提供天高任鸟飞教育经验方面,家庭学校虽然避免了公立学校流水线式的统一课程,却也面临着许多天然屏障。首先,在家就学,请私人家教成本非常高,课程难以丰富。第二,孩子没有学校的同学,社会能力难以发展。为此,家长们进行了多方努力,比如建立家庭学校的网络、协会,大家互通有无,创造社区让孩子们交往。在有些地区,家长还和公立学校合作,让孩子参加本地学校的运动队。由于家长在这些方面非常投入,至今家庭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能力上似乎没有什么欠缺,所学的知识也都比较全面。

最近网上教学的发展,则给家庭学校提供了新的动力。网上的公开课程、注册收费的远程教育课程五花八门,而且多是明星教授、教师上课。不仅有网上大学,网上高中也悄然崛起,出现了斯坦福高中这种和名校竞争、需要竞争录取的学校。家庭学校请不起私人家教的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甚至一些公立学校体系,报销家庭学校的若干网上课程的学费。一夜之间,家庭学校的学生的天空似乎比公立学校中的孩子更开阔。他们仿佛能从全世界(至少是英文世界)选择最好的课程!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由此获得了制度上的支持。

对于家庭学校和网上教育携手形成的这一大潮,中国仍然还是观潮儿而非弄潮儿。其实,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家长和学生一直怨声载道。可惜现有的体制顽固不化,让人深感无奈。不要说等待体制的完善,就是把体制改革得靠谱儿一点,恐怕也要经年累月,到时自己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谁也等不起。这大概也是许多家长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的原因之一。但是,把孩子托付给地球另一面自己并不熟悉的教育机构,使家长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放弃了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在中美,我们观察一下教育比较成功的家庭就可以发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就是孩子的“校长”。家长即使对孩子很放手,但在孩子究竟参加什么暑期班、什么运动队、交什么朋友等等方面,都有宏观的把握。放弃这些,孩子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其命运只能交给未知的力量。

《跟着薛涌留学去》:出国干什么去了?

如果你对现在留美的中国学生说:“你们顺着父母的指示学几个狭隘的专业,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隔绝,和美国人没有沟通,对美国社会缺乏了解,留美无异于虚度青春。”那么,他们肯定会振振有辞地辩解:“不是我们不和美国人接触,是美国人排斥我们。”

比如,Delaware大学的一位中国学生诉苦说,在一门课上,教授无视她的问题,只听美国学生的问题。在另一门课上,她参与一个小组的计划,但大家对她熟视无睹。表面上欢迎,实际则搞另一套。这些经历让她终生难忘。类似的经验积攒起来,就更把中国学生逼到一起了。

这类牢骚,在老一代留学生中并非没有,但相对比较少。而且总发这种牢骚的,最终事业不得志的比较多。要知道,老一代留学生的境况要艰苦得多。当时中国属于赤贫的国家,这些留学先驱也是赤贫之人,去美国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时美国人对中国也远没有现在的尊重。另外,他们的文化准备也比较少,英语不如年轻一代好。凡此种种,都影响了他们进入美国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但现在看看,他们大多数在美国安家立业,事业成功。

我并不想否认这位中国学生的牢骚的根据。但是,根据我个人经验的判断,更大的可能是她初来乍到有些文化上的误会,或者把偶然的事件夸大成普遍现象。美国有许多问题,但毕竟是个移民国家,对移民或外国人还是颇为接纳的。我的一位朋友在香港、新加坡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到美国,住下就不想走,宁愿放弃香港、新加坡更好的机会。她的理由很简单:她的英语不好,在香港和新加坡感到抬不起头来,在美国则一点也没事。许多中国人其实都有同感。象我这种学英语晚的,口语很差,现在回国讲英语也有压力,但在美国就没压力。只要你能表达,美国人一般不会因为口音而变成势利眼。这里确实是个兼容并包的大熔炉。

许多刚出来的中国学生,恐怕低估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当你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时,听的人也许还糊里糊涂。我刚来美国时把tradition(传统)念成transition(过渡),错了一年也不自知,而那一年我还特别喜欢讨论“传统”的问题。听者怎么可能明白呢?那些没有太多和外国人接触的经验的人,更是不知所措,只好选择躲避了。教授有特殊使命,在课堂上往往要借着回答某个学生的问题说明自己的几个要点。如果学生的问题言不及义,只好绕开,以保持课堂的效率。作为学生,最好的策略还是课下一对一地追问。另外,如果平时不参加社会活动,和同学没有建立什么纽带,上课一起做计划也难免感到孤立。当然,有时你会不幸碰到不友好的人。对方并不是因为你的人种和文化对你有恶意,而是不喜欢你本人。所有这些,都不构成躲进中国人的小圈子里的理由。

其实,对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国家的人有陌生感、隔膜感,乃人之天性。出国留学的目的之一,难道不就是跨越这样的鸿沟吗?几年前,我班上一位优等生告诉我,她家三代人,都住在一条街,从来没有出去见过世面,二十岁以前准生孩子。她是第一个例外。我们中国人谈起美国来,心里多少都觉得人家很不得了。其实,普通的美国人,许多就是这种很闭塞的小老百姓,和外国人接触信心不足。他们见了你板着面孔,也可能是心里紧张、不自信。你主动一些,对方经常在第一时间就满脸堆笑。

《跟着薛涌留学去》:美国的寄宿学校

美国顶尖的寄宿学校,大多是在十九世纪仿照伊顿公学等英国的范本建造的,是给所谓“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培养接班人的地方,也称“大学准备学校”。虽然常青藤主要是到这些学校招生,但当时常青藤也是公子哥的大本营,学术质量并不太高。二十世纪初,常青藤还是提供学术要求,从公立学校招收了许多平民子弟。这一趋势到二战后变本加厉。于是,为了对于来自优异公立学校的竞争,这些贵族寄宿学校利用自己的财政和文化资源大力提高学术水准,并给普通家庭提供优厚的奖学金,保证英才教育的质量。如今,如Groton、Phillips Andover、Phillips Exeter、St Paul’s等等,都是世界一流的高中。我见过在这类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往往属于小天才型。有孩子在这种学校读书的父母也说:进了这种学校,只要有天份,那真可谓海阔天空。人家可以专门为一个学生开门课,一对一地帮你发展。所以,有机会到这样的学校读书,当然不能轻易错过。

但是,这类学校一共就二、三十所,而且每所往往就二三百人,是个很小的圈子。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排山倒海,能人甚多;家里也都是照着标价交学费,毫不眨眼。而这些学校财大气粗,有着雄厚的校友捐助基金,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远远超过学费,所以在录取时并不见钱眼开,而是严格控制各种文化、种族、国家背景的学生比例,保持多元环境。这样,由于来自中国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甚至超过美国本土的申请者,对录取学生背景的控制,往往使中国学生进这类学校比进哈佛还难。

不过,虽然这些一流寄宿学校和99%的中国小留学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但其声誉经常给人们带来一种幻觉:似乎美国的寄宿学校都很优秀,至少比公立学校好不少。实际情况则大为不然。美国的寄宿学校,除了二三十所顶尖的外,还有少量“二流”的,质量也相当过硬。但是再往下则并不那么牢靠,往往还不如公立学校。在好学区的公立学校,有纳税人的财政支持,并镶嵌于当地社会悠久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之中,能够长期保持优异。普通的私立寄宿学校,则靠学生的学费维持,动辄发生财政危机。风雨飘摇之际,教学质量上只能偷工减料。有些美国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寄宿学校,是出于宗教的原因(许多这类学校是教会学校)。有的则是孩子在公立学校有些成长的问题,需要特别的照顾。甚至还有些孩子因为受不了公立学校的州级统一考试而跑到私立学校“避难”。这样的孩子,素质可想而知。最糟糕的寄宿学校,则如学店,想方设法地先把学生的学费搞到手再说。许多盲目让孩子早出国的中国家长,往往糊里糊涂地把孩子送到了这些学校。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来美国读寄宿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从2008年的4503人增加到了2012-13年的23795人,四、五年的时间就增长了5倍多。这种增长,主要是来自低端的寄宿学校。与此同时,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台湾、越南等国的亚洲学生,则从27335人增加到了42845人。把这两组数据对照分析就可以看出,亚洲学生的增长,主要是中国学生的增长。实际上,如果除去中国学生的增长数字,亚洲学生的总数还下降了。这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亚洲留学生的第二大集团韩国学生人数的持续下降。

一位专门作寄宿学校申请咨询的美国友人颇有感触:十多年前,美国的寄宿学校充斥了韩国学生。但现在韩国学生退潮,中国学生取而代之。其中一个理由,是许多韩国家长慢慢发现,让孩子小小年纪离家苦读,花了几十万美元,资质优异的孩子即使是进了顶尖的寄宿学校,最后也不过上个密西根大学。密西根当然还是相当优秀的学校,但进这样的学校在韩国申请似乎也能做到,凭什么事先要烧那么多钱?可见,韩国人作为“留美热”的过来人,渐渐已经成熟了。

被“留美热”烧昏了头的中国家长则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即使是进了比较好的寄宿学校,也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陷阱,乃至在申请大学时吃亏。他们四年寄宿读下来,英语尚未达到美国同学的水平。但是,大学录取办公室如果看到他们来自美国某某著名寄宿学校,就会用那种学校的标准要求他们。而那种学校的学生,在美国几乎是英文最为拔尖的。还有,在美国,上寄宿学校的往往被视为少数特权阶层,许多精英大学录取办公室对寄宿学校出身的学生会另眼相看:你小小年纪,已经得到了这么多机会。我们这里的机会凭什么还要给你?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机会给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机会的穷孩子?录取办公室这样的考量,媒体中早就多有报导。他们对寄宿学校的毕业生提高标准是很正常的。在这样在竞争中,即使是读精英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也很难占据优势。如果留在中国申请,那么你有缺陷的英语在大学录取办公室的眼里也可能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人家或觉得你有和一般美国学生非常不同的经历、能够贡献于校园的多元文化环境。

慎选寄宿学校的最重要理由,恐怕还是关乎孩子的心理、感情的成长。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心理、智能发育的关键期,和父母的关系非常重要。二战后发展心理学的一个主导学说就是“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纽带,对其心理和智能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过早让孩子离家读寄宿学校,可能对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好事。 所以,美国的许多家庭,即使有条件也不让孩子上寄宿学校。大部分寄宿学校,为满足这些家长的需要,普遍增招附近的走读生。

我们不妨凭借常识想想:一个14岁的孩子,不管多少优秀,毕竟还是孩子,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突然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临语言、文化上的种种挑战,有时难以融入环境,甚至在同学中受到些排斥。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他们内心会非常孤独,最终要么去自己熟悉的中国同学圈那里寻求避风港,要么关在屋里玩儿游戏,学坏的机会相当多。以我在美国有限的见闻,除了那些有幸读了顶尖寄宿学校的学生外,在普通寄宿学校就读的中国孩子中,还真没有碰到过什么成功的案例。就算是那些特别优异的孩子,自己肯奋斗,最后作为班里顶尖的学生进了一流大学。但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照,用功起来往往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有委屈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一场,在巨大的压力下,心理频临崩溃边缘。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这样冒险?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虽然有种种残缺,但我依然相信,如果家长有基本的教育常识、对孩子也比较尽责,那么这些孩子留在国内读完高中,大多会比留美读寄宿学校要成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