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说阅读的意义

非小说阅读的意义

薛涌

【孩子们的阅读范围过于片面,如果饮食中的偏食一样,长久下去会有很坏的教育后果。美国中小学的阅读,过于偏重文学,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怎么从十二、三岁时开始纠偏,引入非小说阅读,是英语教育的重大挑战】

非小说阅读,是基础教育中最被忽视、也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我曾根据自己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的经验,批评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语文和文学不分”,或者说语文课过分文学化。语文课本里小说散文过多,社会科学方面的材料太少。高考作文常常是文学性的写作,但大学毕业生对于法律、商务文书这样的实际写作技能则摸不着头脑。其实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如今女儿在美国快读完初中。检视她学校中的英语课程,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基本是一色的文学作品,如《奥德赛》、《李尔王》、《简爱》、甚至《罪与罚》,找不到非小说类的作品。

Read more

突破应试教育的历史关头

薛涌

中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历史关头。被人们所深恶痛绝的“应试教育”,将有可能被突破。

“应试教育”之成立,在于有那么一根神威无限的“高考指挥棒”。年轻人一生事业的基础,全被押在那么几天的高考上。于是,整个义务教育体系都围绕着这根“高考指挥棒”转,害得风华正茂的学子没完没了地重复做题、背书,直到心智麻木。如今,在“高考指挥棒”之外,又出现一根“留学指挥棒”。两根指挥棒,比起一根指挥棒来,等于给学生们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人们有了选择,才有自由。有了自由,才会有独创性、想象力。

Read more

薛涌专栏《参与孩子的成长》:点燃内心的火焰

《参与孩子的成长》:点燃内心的火焰

薛涌

教育,特别是早教,有两个基本面向。一个叫作“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培养孩子的信心、对世界的好奇,进而刺激其对学习的兴趣,使之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就是所谓“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另一个则叫做“给内心的火焰加柴”。孩子为了兴趣主动读书当然好。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而人类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以一系列的挫折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基本条件的。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那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一块粗糙的矿石才能百炼成金。所以,如何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培养其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

Read more

美国大学的阴盛阳衰

大约在四分之一世纪以前,女生占据了美国大学生的大多数。自此以后,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学习成绩上,女生样样领先,乃至造成了美国大学生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目前,男生仅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42%。“男生荒”已经成了许多大学面临的危机。

以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成见,男孩子淘气、发育迟、懂事晚、学习落后于女生。但是进了高中后,就会急起直追,功课超出女生。可是,比较美国各级学校的性别比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曲线:在教育的阶梯上,越往上走,女生越占优势。

比如,以每50位女生所拥有的男同学数来计,小学时是53 位,基本反映着人口中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美国人口男女比例大致为49.1:50);但在高中时,这个数字就变成了50,男女持平;而在高中毕业生中,这个数字降到48;到了大学,这个数字是39;在大学毕业拿到学士学位的学生中,这个数字是37;在硕士学位获得者中,这个数字则跌到了31!

男生日减的现实,是由学业表现决定的。在哈佛,55%的荣誉毕业生是女生。在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有64%的毕业生是女生,她们获得了79%的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

不过,数字下面的现实非常复杂。性别比例的失调,和阶级、种族等因素纠缠在一起。比如,出身于人口中最富的四分之一的家庭(即收入在97500美元以上)的大学生中,有52%是男生,并没有阴盛阳衰的问题。女性在高等教育上高出男性最多的,是在黑人之中。在低收入的拉美裔和白人中,女性也远比男性表现为好。

这种情况,自然反映在各个层级的大学的性别比例上。比如,一些顶尖的大学,学生大部分出身于中高产阶层,或最富裕的四分之一人口,学生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并不严重。哈佛几年前录取的学生中,52%是女生;布朗大学录取的男生,仅占新生的47%。耶鲁2005年注册的学生中,男生有2707人,女生2609人。男生多于女生将近一百人。在普林斯顿,2005-2006学年注册的学生中,男生2548人,女生2213人。男生多出女生三百多人。但在一些普通院校,则女生占据绝对优势。比如在New Paltz的纽约州立大学,Greensboro的北卡罗莱纳大学,巴尔的摩城市社区学院,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女生。

这样的局面为什么会发生?回答这一问题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不仅涉及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还和男女先天的差异有关。

众所周知,美国女权主义在1960年代末崛起,1970年代初开始大学男女同校。虽然社会对妇女的种种歧视几十年还没有消失,但男女同校后大约十年的时间,女生就成了大学生中的多数。如今,这一优势越来越大。

保守主义者借机发难,说女权运动把社会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女孩子身上,想方设法帮助女孩子成功,忽视了男孩,使他们成为受害者。这种说法,无异于睁眼说瞎话。上个世纪末一系列调查表明,美国家庭更愿意为男孩进行教育投资,甚至有男孩的家庭比仅有女孩的家庭离婚率低,因为父母更愿意为了男孩的利益求同存异,保存家庭。男孩的社会优势处处可见。怎么可能成为受害者?另外,一些学者也指出,如今大学的阴盛阳衰,并不是因为男孩不行。男孩的学业,和30年前一样,没有任何下跌的迹象。问题是女生在同一时期表现得太“火”了,一下子把原地不动的男生比了下去。

因此,如下的解释也许更有说服力:在女权运动以前,女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在一个教育平台上和男生竞争。1970年代以后,尽管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没有消失,女生终于可以和男生在大致对等的条件下竞争了。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先天的不同,以及女性所拥有的某种社会品质,使女性在竞争中逐渐超出。

神经心理学家Louann Brizendine的研究表明,女性大脑中叶前部皮层发达并且成熟得早。这部分组织主管自我控制。女性在这方面的优势,使她们更有耐心,更喜欢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脑岛(insula)主管直觉和同情。女性这部分组织比男性的大而且活跃,使女性对别人的感情更敏感,更有社会能力。女性大脑的前部环绕皮层也更大。此部分负责在决策时权衡各种意见,同时也是压力和情绪的中心。女人处世慎重,计划周到,同时爱焦虑,大概与此有关。这一系列发现,颇可以印证女性的社会行为。

总体而言,女性更注重感性,更喜欢三思而行,更善于社交,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如今的社会,越来越依赖人际的交流和联系而运转,个人和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更重要。女性的社会能力,明显使她们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女性最大的优势,恐怕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强。这使她们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比较审慎地计划自己的一生,并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的计划,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广泛接受别人(特别是老师、家长)的各种意见。这就使女孩子更用功听话,更注意考试成绩。《纽约时报》不久前采访大学生,不管男生女生,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女生普遍用功,男生中许多人在混日子。

比如,在美国大学就读的一位男生说他不相信男女在工作习惯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女友总是完成所有课的阅读,他则不是。他的女友更有组织性,会提前一个星期写论文,他自己则通常临时抱佛脚。在同一个大学就读的一位女生,则终止了和她男朋友的关系。理由是此公一天要玩四个小时电子游戏,最近则保证把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控制在每周15个小时以内。这位女生无法忍受,告诉她男友:“15个小时是我每周当实习生的时间。由此我一个月能挣1300 美元!”

这位女生还概括了女大学生们的普遍心态:她们希望有辉煌的事业,但也希望有家庭,生儿育女,要几年不工作。所以从上大学起就有一种提前赶路的紧迫感,要先建立一些优势,以后才可以有余地停下来建立家庭。

男生则没有这样的压力。许多人到了大学把时间花在社交和体育上。一项全国性的调查表明:一周花11个小时社交的男生比女生要多得多。男生比女生更喜欢逃课。结果,女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得多,成绩也更好。结果呢?大学教育在收入上给女生带来了更多的红利。

当然,女性在生物构造上的优势并非显而易见。男生在SAT考试上还略占优势,在数学上优势更大些。这都说明男生在智力上的长处。女生最大的优势就是用功。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恐怕更仰仗于后天的培养。比如中高产家庭家教比较严,父母对孩子的督促比较紧,即使是男孩子也很抓紧。所以中高产家庭中,男孩上大学的比率比女孩还略高。低收入的家庭孩子常常没有人管。在这种“自然状态”下,天性谨慎、计划周全的女生,就远远比那些没心没肺的男生优异。更何况,男性具有传统的社会文化优势,被惯坏了,早就觉得生活中的一切好处都是自己应得的。女生则继承了女权运动的一个优良意识形态:我们生活在一个受男人欺负的社会,如果不加倍努力,就别想和男人平起平坐。所以,女孩子会更玩儿命读书。

面对这种阴盛阳衰的现实,许多大学开始采用对男生倾斜的招生政策和教育课程。比如Dickinson学院1999年的新生中男生仅占36%。该校为此不得不建妇女中心,开设女性研究专业,和奥斯汀和Virginia Woolf的课程,以满足女生的需要。但同时,该校也展开了吸引男生的计划,比如在招生材料上加了许多男运动员的照片,突出物理中心、计算机中心、数学中心等有男生特点的东西。在录取时,也适当放低男生的标准。学校的考虑非常实际:大学生是谈情说爱的年龄。该校又设在世外桃园般的农村。男生少,女生也不安全。因为男生太稀缺,想得到什么都能得到,甚至有人因此可能成为色狼。这对女生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环境。

该校的倾斜性政策果然收到实效。去年的毕业生,女生人数刚刚超出一半。但是,拿到优异荣誉证书的,有三分之二是女生。在该校就读的女生,有83%能够在五年内毕业,但男生仅75%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些男生看着拿全优的女生摇头:这对我太难了。女生能计划长时段战略,我则连未来十分钟也计划不了。

美国大学

“海龟”为什么不灵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留美国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其实,哪里仅仅是国内“不识人才”。最近读“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导,许多外国企业也更看重国内土生土长的人才,把到美国的大学镀了一层金的海龟放在一边。甚至有的老板认为,越土的越好,特别是那些连英语也不会讲的,往往最能干。他们经历丰富,对中国社会了解,更知道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反是那些削尖了脑袋往国外跑的人,对国内的情况非常无知,封闭在美国的大学校园中,学了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很难派上用场。 Read more

中国的大学比美国大学差在哪里?

中国的大学比美国大学差在哪里?

答《河北青年报》记者问

记者:不久前北大90名推荐生已经产生,从推荐名单的推荐语上来看,“成绩优秀,年级第一”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种情况是否是你所担心的,也是你不支持推荐制的最重要的原因?
薛涌:倒未必是我担心的,第一年出现这种情况是可预料的。这种实名推荐制实际上是从应试教育的成品中选拔学生,他们都是经过层层考试、掏过择校费等等,通过这些人来打破应试教育,北大是在瞎折腾。

记者:以后情况会不会变得更好些?
薛涌:以后的情况可能会更坏。第一年的推荐生虽然继承了应试教育的种种缺点,但至少还是“成品”,程序上的监督很严,也能做到廉洁,以后时间长了、制度松弛了,走后门的,搞腐败的,甚至性交易的都可能会出现,更坏的情况是在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事不都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北大这种做法是毫无道理的。

记者:美国的大学教育也有推荐制,和北大这个有何不同?
薛涌:北大的这种做法其实在美国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先例。上世纪90年代,哈佛、耶鲁等很多美国大学都流行“提前录取”,高中生要经过特别的程序申请大学,假如你被哈佛录取了,必须保证入学,不能再挑其他学校。而正常的情况下,美国的学生可以向很多学校提出申请,收到很多通知单之后,选择自己更想去的学校。
现在这种做法被北大捡了起来,但美国的推荐制没有限制,所有的老师都可以推荐,不像中国,还指定校长,而且都是一些发达城市、省会城市的学校。本来他们就占用了更多的资源,现在更加剧了教育不公

提前录取给那些经济优厚,教育背景好,消息灵通,门道多的学生提供了便利,这恰恰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后来有些统计数据出来,显示提前录取的学生里富裕阶层的比例很大。这种政策意在保护学校利益,而不是从学生本身的利益考虑,遭到了整个教育界的口诛笔伐。2006年,哈佛、普林斯顿等相继退出“提前录取”,耶鲁大学现在还没有退出,但是耶鲁的校长说当年搞这个也是因为其他学校都搞没有办法,大家最好都不搞,现在压力也很大。也许不用多久,耶鲁也会退出。

记者:已经被推荐的这些学生如果参加高考,很有可能凭分数考入北大,这样的推荐对他们的意义反而不大,北大承认此举是应对清华五校联招而抢夺优生资源。在你看来,以北大自身的名气,需要这样做吗?
薛涌:完全不需要这么做,他这么做大概是出于不自信吧,这些年香港的大学对北大挑战很大,还有国内其他学校,清华掐尖,北大也掐尖。北大现在只剩名气和录取的学生了,进了北大的学生,圈起来学几年,出来之后还是很多人选择再出国学习。

记者:你是从北大出来的,那时候给你印象较深的是什么?
薛涌:我是1979年上北大,学生的构成是多元的,我们宿舍6个人,大致有三个是农村来的,很穷地区的学生也能考进来他们有很稳定的助学金,每个月22.5块,我家的经济条件算是比较好的,每个月25块,相差才几块钱,是很公平的。

记者:你提倡把北大办成最“穷”的大学,除了出于教育公平的目的,着重招收边远贫穷地区学生的必要性在哪儿?
薛涌:可以提高北大的质量。第一,从智商角度讲,大学是要挑智商最高的——而不是成绩最好的。打个比方说,两个17岁的小孩,一个城里的1米6,从小上体校打篮球,另一个农村来的1米9,身体素质非常好,但篮球摸都没摸过。俩人比赛,1米6的小孩运球、上篮肯定都比另一个好,会赢。但如果给1米9的小孩训练两个月,再跟训练了10年的那个小个子打一场,“1米9”肯定能打败“1米6”。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智商理论的文章。经过研究,高智商人群在人口中的分布是平均的,不以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而转移,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分布不均,好多“1米6”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也进了篮球队了,反而“1米9”进不了,就算是姚明,也没有机会显身手,把弱势学生给排除了。这就缩小了北大的选材面,也降低了北大的智商。

第二,北大的精英教育是为了为将来的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领袖的,领袖人物应该对于整个社会有所了解,大学必须提供这个场所,所以应该是多元的,涉及各个角度、各个阶层的。而现在,北大进去的都是一类人,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事情,他们太趣味儿相投了,没有差异性,对其他社会底层的问题缺乏认知,视野大大地缩小,将来会影响中国社会的基本功能。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宫”里长大的,而不是在社会里长大的。以后要是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还怎么领导社会?

第三,穷学生自有其发展潜力。比如说开发产品,我们就只会模仿,现在中国富裕阶层所模仿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所有制造业也都是模仿美国的。中国社会是有自己需求的,农村人的很多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但其实美国就是靠满足穷人的需要才赚钱的,美国的农民需要什么工具,就大量生产,而中国的大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开发不出这类产品。因为他们背景单一,从底层来的太少,不了解那里的人的需求。

记者:你认为这个建议有多少现实可行性?
薛涌:可行性是有的,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完全可能。北大可以到各个穷县深入选拔学生,哈佛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穷学生不敢报哈佛,认为那里是富豪俱乐部。以往都是学生找学校,现在北大已经开始找学生了,只不过是找错人了。

记者: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很快,是不是说明十几二十年前的中国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薛涌: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那代人。在大学生中,那代人大概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几届。这些人的社会背景驳杂,下过乡,从底层蹲过好多年,这三届出人才的概率是很高的。

记者:从根本上说,中国和美国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薛涌:这个问题不如说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有什么区别,因为许多中国的学生在美国也很优秀,中国人在美国也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的学校非常推崇让各个阶层的学生上大学,有着非常高的大学普及率,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而中国的大学以课程为中心。

记者: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哪个环节开始被抹杀的?
薛涌:从考试开始,死记硬背把孩子都学傻了。

记者:这种创造力的缺失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的走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薛涌:为什么有的皇帝很无能?因为没有见过世面,所以才会问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大学对社会越来越封闭,学生从小竞争重点,然后竞争大学,活象体校模式,与世隔绝,将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带动社会发展。

记者:经过几年的扩招,中国的大学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精英怎么产生?西方的教育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薛涌:精英教育本身就有排他性,大学普及的情况下,名牌大学应该担负起培养精英的任务。但是我所说的不是狭隘的阶层精英,而是精神精英,这有赖于大学公平化才能完成。

记者:上次采访你谈到“中国文化的失败”,这次是“中国高等教育有病”,直接批判了众多学子心目中的殿堂北大,好像你总是抛出一些很“刺激”的言论。在你看来,中国人是不是特别需要这一类的“刺激”?
薛涌:我说的都是很正常的话,如果在中国听起来很刺激,觉得不可以批判北大的话,恰恰说明他是有病的。骂哈佛的书有一大堆,摆在书店里,都是哈佛的学生和教授们写的,有本书叫《没有灵魂的教育》,就是写哈佛,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中国这么多大学生失业,我说中国的教育有病都是事实。

记者:没有完美的教育体系,美国的教育体系也有自己的问题吧,他们的教育学家争论的焦点在哪儿?
记者:美国的义务教育就很失败,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花钱很多,但是在发达国家的各种测试结果来看,美国学生的成绩在中下等。

记者:你说过“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算的是投入产出。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不合算就不应该上大学”,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高投入低产出,那还需不需要上大学?
薛涌:我看就不需要。不上大学可以干别的,一个木匠月薪还能5000呢。以前上大学是大事,农村户口可以变城市户口,现在无所谓了。在中国,跨国公司也有月薪百万的中层职位,虽然很少,结果却填不满,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合适的人才,不上也罢。

记者:美国的学生对上大学怎么看?
薛涌:美国的制造业外包,都流到中国了,那些不需要上大学就能做的工作都到中国来了,在美国,“大学热”还是存在的,不上大学确实出路不多。

中国的大学比美国大学差在哪

走后门进哈佛

走后门进哈佛

在教育最市场化的美国,像哈佛这样的私立学校,办附校也是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不仅收费非常低廉,而且教学十分认真。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课,一学期也不过550美元,这在波士顿勉强够半个月的房租。要在我们这里,恐怕会在体育馆卖票,成为一大商业演出。我们的大学,基本上是国家投资,靠纳税人的钱养活,社会责任自然更大,应该对弱势阶层提供更多的服务。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发展到今天,还很少听说北大、清华的名教授给民工讲课,这实在是中国大学之耻。

哈佛难进是不用说的了。但是,总有些人能够发现进哈佛可以走“后门”。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道,这样的“后门”如今还越来越风行。

比如劳拉·肖蒂尔(Laura Shortill)是个相当不错但成绩并不惊人的高中毕业生。她当初抱着碰碰看的心理报了希望甚微的哈佛,后来如预料中的那样被哈佛拒绝,但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录取。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去霍普金斯,而到哈佛来读书。

这怎么可能呢?因为她走了哈佛的“后门”:她没有在哈佛的本科生学院注册,而是在哈佛附校(Hazard Extension School)攻读本科学位。这个附校录取标准和学费都低得多,又能提供哈佛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的许多大学都设有类似的附校,类似于业余学校,多在晚间和周末上课。原初的目的是给一些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许多这样的附校不接受25岁以下、没有上过大学的年轻学生。但是,最近传统大学年龄(即18—22岁)的学生对这些附校的兴趣越来越大,于是附校也就对一般的高中毕业生敞开了大门。

以哈佛为例,附校2004年颁发了118个学士学位,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扩张的主要动力,就是像劳拉·肖蒂尔这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注册。

这些在哈佛附校读书的学生,所上的大部分课程是哈佛教授讲的。他们要拿到学士学位,需要128个学分,其中52个学分必须从哈佛教授的课中拿到(要知道,即使是哈佛正式的学生,也并非所有课都是哈佛教授上)。当然这只是最低要求。实际上绝大部分人上哈佛教授的课的比例要高得多。这些给附校上课的教授,许多是大牌学术明星,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许多课程和哈佛本科生的课程完全一致。所以,上附校给人的感觉,还是接受了哈佛的教育。

不过,这种哈佛教育,比正式的哈佛教育费用低许多。哈佛本科一门课的标价是4000美元。附校一门课的价格仅为550美元,只有1/7多一点,比上一个州立大学还便宜许多。

这种附校在高中应届生中流行,绝不仅限于哈佛,而是一个全国的现象。比如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其附校在最近5年人数增长了3倍。就读的大多数是25岁以下全日制的学生。在马里兰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25岁以下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从1997年的1400人增加到2004年的4200人,也是3倍的扩张。菲尼克斯大学是美国最大的营利大学,在全美有176个校园,16万学生。原来该校针对的是有工作的成年人,只收22岁以上的学生,如今18—22岁的学生则占其学生总数的10%。

美国高中毕业生为什么开始把业余学校当正式的大学上?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学费大幅度上涨,而联邦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未能随着学费而提高。特别是一些中产阶级家庭,收入水平太高,没有资格获得充足的奖学金。比如一位叫简纳妮·玛格丽特·努斯(Jenanne Margerat Nurse)的女生,高中时本是一个优等生,但根本没有申请哈佛。她是12个兄弟姐妹中的一个,家里的收入对申请奖学金来说太高,但对支持12个孩子读正常的大学来说又太低。结果她就到哈佛附校就读。由于附校主要是晚间和周末上课,许多低收入的学生打工就比较方便。当然,还有许多学生,上哈佛附校完全是冲着哈佛的教育来的。

哈佛附校的课程要求和哈佛本校差不多。不过学生毕竟有些区别。哈佛的正式本科生,都是经过激烈竞争进来的,年龄整齐,在学术素质上也精致许多。附校的学生各种年龄的都有,许多人有工作,许多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学术素质也不整齐。不过,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一些教授觉得教附校的学生别有趣味。教高级小说写作的格雷格·哈里斯(Greg Harris)说,他开始教附校的学生时用了非常学术化的方法,但学生的反应是:先把那些理论的东西放在一边,请直接对我的写作发表评论。

附校生和正式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住校。寄宿制是美国精英大学的精髓。住校给本科生们创造了一个小天地,大家一起组织各种活动,互相分享成长的经验。所以许多常青藤的毕业生会告诉你,他们在住校的环境中课外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多。住校也使这些未来的精英彼此之间形成牢固的人际网络,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附校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条件。特别是许多学生有家,上完课就走,年轻的单身学生就没有社交的机会。另外,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自律性较差,不住校,缺乏人督促,容易“放羊”。也正是如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以继续教育为目的的附校招收高中应届生应该慎重。

附校的文凭顶多大用呢?一个给波士顿律师事务所招募人才的专家盖尔·卡普兰(Gail Kaplan)说:“如果我把一个附校的毕业生送到波士顿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人家不会把他或她当哈佛本科毕业生对待。但是,如果我把哈佛附校毕业生送到圣路易斯或加州,人们很少能注意到附校生与哈佛正式学生的不同。”

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指出,目前美国经历着重大的社会转型。求学期和工作期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上大学的正常年龄正从18—22岁过渡到18—30岁。不仅学生年龄增大,半工半读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加。附校渐渐走红,也多少反映了这样的趋势。附校的教育,不仅适应了社会多种的要求,而且为一些低收入阶层创造了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市场化。许多大学有意图利用自己的牌子,办一个二级学院之类的学校作为生财之道。我们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教育最市场化的美国,像哈佛这样的私立学校,办附校也是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不仅收费非常低廉,而且教学十分认真。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课,一学期也不过550美元,这在波士顿勉强够半个月的房租。要在我们这里,恐怕会在体育馆卖票,成为一大商业演出。我们的大学,基本上是国家投资,靠纳税人的钱养活,社会责任自然更大,应该对弱势阶层提供更多的服务。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发展到今天,还很少听说北大、清华的名教授给民工讲课,这实在是中国大学之耻。

哈佛

美国四类大学,上哪种收入最高

美国四类大学,上哪种收入最高

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学已经成为了事业成功的敲门砖。以中国印度为主的亚洲国家,每年也送大量的子弟留美,希望借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出人头地。这也难怪,各种媒体每年都公布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成为许多莘莘学子们的求学指南。可惜,这类炒作,常常误人子弟。因为大学教育对人生的影响远不止于毕业后找的第一个工作。要衡量大学对人一生事业的影响,就必须有长时段的指标。最近,美国一家权威的民间机构PayScale Inc.经过一年的努力,调查了至少有十年(平均十五年半)工作经验的一百二十万大学本科毕业生,用他们的收入数据为我们衡量大学教育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标准。比如,应该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怎样度过大学的时光?上述这些选择对人的一生有什么影响?以数据为基础实证性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对美国的学生和家长至关重要,对那些不太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亚洲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而言,就更有参考意义了。

PayScale Inc.的统计涉及的人数多,因而比较准确。更重要的是,该统计设定了长时段的指标:既有毕业生起薪的数据,又有毕业十几年后“事业中程”时期的收入数据。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在三十五到四十岁这个阶段,一生的事业已经能大致看出个气象来。同时,数据又以常青藤盟校、州立大学、私立文理学院、“派对大学”(Party School),以及不同的专业来分门别类。这样就方便人们通过各种角度来衡量大学教育的经济效率。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上名校和普通院校究竟有多大不同?这一统计表明,名校毕业生在收入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哈佛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起薪为44500美元,俄亥俄州立大学同专业的学生,起薪仅35000美元。此时哈佛学生的收入高出了27%。十几年后,哈佛学生的年薪涨到了103000美元,要比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同阶段的收入高出111%!收入差距急剧拉大。总的来说,常青藤的毕业生收入最高,接下来是私立文理学院,著名的州立大学也还不错,但“派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虽然尚可,收入的后劲则明显不足。

常青藤盟校和私立的文理学院一直是美国精英教育的两大代表,孰优孰劣也并非没有争议。常青藤盟校一个个都势可敌国,不仅资金雄厚、明星教授满堂,而且吸引了最优异的学生,是门槛最高的学校。但是,许多批评者认为,常青藤过分注重研究、轻视教学,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不管有多少明星教授,他们和学生实际上很少交流。这样的学校,名气虽大,但所提供的教育未必有那么好。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小型的私立文理学院。这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很少有研究生课程。教师也全心全意地教学,师生关系密切。比如,学生经常和教授组成项目团队,一起共事。这样由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自然素质较好。

从表面的统计数据上看,常青藤盟校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常青藤毕业生的中等起薪比文理学院高32%,事业中程时期的中等年薪比文理学院高34%。不过,再认真分析,这里面还是有不少文章可做。比如,常青藤毕业生起薪最高的是普林斯顿,中等年薪为66500美元;哈佛紧追其后,达63400美元;宾西法尼亚大学排第三,为60900美元。但是,十几年后局面就变了。达特茅斯学院的学生,毕业时起薪虽然仅仅58000美元,但事业中程时期的中等收入则为134000美元,高居第一;普林斯顿的学生毕业十几年后的中等收入则为131000美元,屈居第二;第三名是耶鲁,其毕业生的中等收入从刚毕业时的59100美元提高到了126000美元;大名鼎鼎的哈佛跌到第四,为124000美元;宾西法尼亚大学则沦为第五,为120000美元。

没有人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但是,从常识上不难进行若干推论:小型的文理学院式的教育确实塑造了良好的素质,有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在这几个常青藤中,达特茅斯学院实际上更象是一所文理学院,基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不立大规模的研究设施。博士课程非常少,几乎不为人所知,而且全限于科学领域。文科仅勉强有个人文研究的硕士课程。剩下的就是商学院等职业性学院了。其研究院,甚至无法和普通的州立大学相比。该校被归入常青藤,主要是因为其历史传统。按性质归入文理学院也无不可。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校中,普林斯顿规模最小,耶鲁次之。这两个学校虽然有一流的研究院,但比起哈佛来,也都比较注重本科教育。学生刚毕业时,哈佛学生凭借学校的大名而先声夺人,占据了高薪的好位置。但是,达特茅斯这种“小学校”的学生,则可能靠自己的素质后来居上。我认识的一位达特茅斯的毕业生就说:“在哈佛, 明星教授如云,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面对这些教授全吓傻了,除了听听大课、领略一下其风采外,很少能与之有个人之间的接触。这就象看戏看电影一样,算什么一流教育?等这些孩子慢慢成熟起来、有勇气和教授交流时,也该毕业了。在达特茅斯则不然。我的教授知道我的兴趣,甚至会到我宿舍来通知我有个我可能感兴趣的讲座。”一位哈佛的毕业生也说:“哈佛有许多资源,这是没有任何学校可以比的。但是,这些资源必须你自己去找。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孩子,一般很难自己去挖掘这些资源。”

小型文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的中等起薪还是事业中程时的中等年薪都低于常青藤的学生。但是,其薪水的上涨速度和常青腾相差不大。在文理学院中学生收入排名第一的是Bucknell University,在中文世界几乎不为人知。其毕业生的中等起薪是54100美元,十几年后事业中程时期的中等年薪为110000美元。接下来的四所学校也都差不多,在108000到107000美元之间。而常青藤中排末名的哥伦比亚的学生,事业中程的平均年薪也是107000美元,比Bucknell University要低。可见,常青藤并不都有绝对优势。

在州立大学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唯一一所学生收入超过文理学院的学校,其毕业生的中等起薪为59000美元,十几年后的事业中程的中等年薪达112000美元。但排第二的弗吉尼亚大学,毕业生中等起薪为52700美元,事业中程的中等年薪则为103000美元,明显低于前五所文理学院的水平。这里的道理也是大同小异。伯克利的名气可比常青藤。其学生靠本校的声誉在毕业找工作时可以先声夺人,以后只要维持同样的收入增长率,事业中程时还是高人一头。但普遍而言,重要的州立大学虽然名气大,但教育质量赶不上文理学院,毕业生工作十几年后的收入水平也略低。

最有意思的,大概还是“派对大学”。常青藤盟校学生之用功是有名的,乃至睡眠不足成了一种流行的大学病。不过,美国主流的大学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对许多美国的适龄青年而言,大学就是一个“过把瘾就死”的青春派对:同龄人凑在一起,吃喝玩乐,尽兴而散。著名的大学评估媒体《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和《花花公子》杂志(Playboy)都有自己的“派对大学”排名。其评选的依据主要酗酒、吸毒等等“娱乐指标”,以及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自然是越少越能入选)。这种评选,在美国一直受到许多攻击。批评者认为这等于鼓励年轻人酗酒吸毒、荒废青春。不过,我认识的一位家长,自己是名校出身,还有过在哈佛任教的经历,却甘心情愿地送儿子去头号的“派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读书。他的理论是,自己的儿子虽然功课不错,但讨厌读书,去了常青藤会度日如年,反而容易出事,弄不好心理压抑,对一生有负面影响。到了“派对大学”,整天打橄榄球、游泳,玩儿累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想到读书。这样心情舒畅、自信、合群儿,对以后的发展反而好。其实,这些“派对大学”,绝不是什么糟糕的学校,而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州立大学,比如伊利诺斯大学、马里兰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等。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找工作时靠本校的名气也可以先声夺人。但是,四年吃喝玩乐下来,对自身素质还是有影响,收入增长的后劲不足。比如,收入最好的“派对大学”是在Urbana-Champaign的伊利诺斯大学。这是最顶尖的州立大学之一,名气远盖过一些小型的文理学院。很自然,该学校的毕业生起薪将近六万美元,明显高于任何一所文理学院。但十几年后事业中程的中等年薪,则仅为96100美元,比常青藤、顶尖的几所文理学院和州立大学都低了不少。即使抛开各类大学中的头几名、以平均的院校进行比较,在毕业后的十年左右的时间,文理学院的学生的中等年薪提高了95%,从45747美元上升到89379美元;“派对大学”的学生则仅提高了85%,从45715美元涨到了84685美元。可见,即使到有名的大学去开四年派对,在事业上也非明智之举。

在我看来,对注重专业的亚洲学生最有参考价值的还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收入比较。最近美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实用,在各种媒体每年公布各专业毕业生中等起薪的排名中,也是越实用的专业排名越高。比如,根据“全美大学与雇主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的数据,2008年十大顶尖起薪专业的排名是:化学工程(59218),电器工程(55333),机械工程(54057),计算机科学(53051),民用工程(48998),经济(47782),信息系统管理(47407),金融(46442),会计(46292),企业管理(43256)。至于文学、语言、历史等不实用的专业的学生,起薪则远在其后。一般的美国学生理工训练不足,对工科望尘莫及。为了挣钱,就纷纷学企业管理类。结果,全美五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全是学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专业。

我在美国大学里教历史。这属于最不实用、也是最不值钱的专业之一。我反复向学生说:不要信这样的排名,历史专业的学生一般比较成功。我的道理有三条:第一,本科教育如今已经成了普及的基础教育。一个本科文凭不足以使你成为专家,不要把本科的专业看太重。本科教育要广一些,注重基础学科,注重通识。历史专业比起企业管理来,要宽广得多,更符合大学通才教育的理想。第二,要成为专业人才,必须读研究院,比如商学院、法学院等等。那么,这样的研究院喜欢什么样的人呢?表面上看,这些研究院招生不看专业,但实际上文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在录取时似乎更受青睐一些。第三,一般而言,能够在讲究实用的世界里对文学历史等不实用的学科感兴趣的人,智商比较高。他们的关怀涉及人类文明的大问题,日后容易成为领袖人物,也比较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学实用专业的人,则往往对这些问题无理解力,心里仅惦记着下一张工资单是多少。这是能力不足、除了自己的生存而无暇旁顾的征兆。所以,一些著名的法学院甚至商学院对历史专业的学生的评价远胜过企业管理的学生。有大作为者总需要人文教育所培养的远见、想象力和分析力。我还提醒学生们注意:历史系的学生之所以起薪低,一大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要继续读研究院,在大学毕业和进研究院之间不得不先找个临时的工作,挣点钱、积累些资历。这种工作一般工资都比较低。

这套理论,从一个历史教授嘴里说出来多少有点“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不过,PayScale Inc.的数据,给了我有力的支持。工程类学生的中等起薪最高,是59058美元,十年左右的时间上涨到了103842美元,上涨率为76%。而历史专业本科毕业时仅挣四万多,但日后转轨搞企业咨询,在事业中程时期的中等年薪是104000美元,不仅超过了工程师们,更超过了本科就学工商管理类的学生的事业中程时期的收入水平(仅为98000美元)。前面谈的常青藤的收入排名,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宾西法尼亚大学学生毕业起薪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耶鲁,这恐怕还是因为该校有一个接纳了大量本科生的著名商学院。这在常青藤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相比之下,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学校,则根本没有商学的本科,最多有个理论性十足的经济学专业而已。这使宾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占据了明显的短期优势。可是,十几年后,宾大学生的收入水平就被其他几所学校赶超。可见,即使你以后想做生意,大学本科学历史也比学企业管理好。我的一个最好的学生,曾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但因为那里奖学金不够,就被我们这个不知名的地方小学校以全奖吸引过来。他日后准备做生意,不过本科学的还是历史。

总而言之,到美国读大学,学什么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怎么学,再其次就是学校要好好挑。年轻人要胸有大志、眼界开阔,不要掉到钱眼儿里蝇营狗苟,也不要光顾吃喝玩乐、荒废青春。要想成功,就要有个成大器的样子,学会关怀和思考人类的命运。总盯着自己的荷包,太贪图享乐,最终还是无法享受最好的大学教育。

附录:全美大学收入潜能排名
以下排名分列了各类院校中的前五名。名次也毕业生事业中程的收入为准。所谓事业中程,统计的是毕业生工作十几年后的年薪。这些学生的中等工作年限为十五年半。毕业时的起薪仅列出作为参考。

派对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起薪:59900 事业中程年薪:96100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起薪:52000事业中程年薪:950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起薪:50500事业中程年薪:95000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起薪:49700事业中程年薪:93900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起薪:44500事业中程年薪:92200

文理学院生(Liberal Arts Schools)
Bucknell University 起薪:54100事业中程年薪:110000
Colgate University起薪:52800事业中程年薪:108000
Amherst College起薪:54500事业中程年薪:107000
Lafayette College起薪:53900事业中程年薪:107000
Bowdoin College起薪:48100事业中程年薪:107000

常青藤
Dartmouth College起薪:58000事业中程年薪:134000
Princeton University起薪:66500事业中程年薪:131000
Yale University起薪:59100事业中程年薪:126000
Harvard University起薪:63400事业中程年薪:124000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起薪:60900事业中程年薪:120000

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起薪:59900事业中程年薪:112000
University of Virginia起薪:52700事业中程年薪:103000
Cal Poly San Luis Obispo起薪:57200事业中程年薪:1010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起薪:52600事业中程年薪:1010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起薪:51100事业中程年薪:101000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选载

收入最高

哈佛学生选什么专业

经常听到有朋友好奇,“哈佛学生选什么专业?” 大学的教育,只能在非常宽泛模糊的领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训练。比如,你要从事实际工作,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要从事科学领域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训练;你要投身公共服务,应该具有哪些知识;你要进入私人企业,应该掌握什么技能。有时,即使是这样粗线条的划分也不可能。比如学生很可能弃商从政,也可能半路下海,或者赚够了钱要做学问了。成功的教育,要为所有这些变化做准备,不能让学生说:这事情我大学没有学过,干不好。

我最近不停地强调通才教育,劝告大学生抛开管理、法律类的“扯淡专业”,回归文史和科学(这后一项在行文中有疏漏)等基本学科。理由是,大学教育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学一门手艺。特别是一流大学更是如此。学得越专、越实际,反而越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对这一点,我们的学生大学、和用人单位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最近我朋友的女儿在哈佛毕业,我们去她的学院Cabot House参加毕业典礼。今年该学院有96位本科毕业生。发证书时院长对每人有个简短的介绍。我利用这个机会记录了一下他们的专业。因为人声鼎沸,有两个学生的专业漏掉,一个学生的专业没有被提起。我一共记录了93人,多少能反映一些这里的学生的专业偏好。

首先声明,最近媒体反复强调,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实际,受教育的目的是毕业赚钱,或者说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而不是探求人生,寻找真理,改造世界。这一倾向,在哈佛这样的精英大学中也很强。不过,学生想实际,大学却不这么教育。比如管理类、法律类的专业根本就没有。希望从事这些实际工作的学生,也只好在接近的领域找个抽象些的科目,为毕业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在这93位毕业生中,经济学是第一热门专业,共有23人(包括把经济学当成双专业之一的学生)。接下来是政府专业和生物类专业(包括生物、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等等)。这两个(或两类)专业各有12人。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加,有11人。另外心理学专业有6人,历史专业有6人,社会研究专业也有6人。剩下的基本属于小专业。比如有一个古典专业,两个文学专业,一个艺术与建筑史,两个英语专业,几个人类学专业,一个拉丁美洲研究专业,另外一个物理专业的华裔,兼修古汉语专业。

这90多位毕业生介绍下来,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什么实用的专业。最实际的专业,也许是应用数学。不过写着是“应用”,实际怕是很抽象。另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不过修此专业的学生还兼修一个物理学。

除了介绍毕业生的专业,院长有时还讲几句毕业生的事业前景。许多是以半开玩笑的口气说的,不可太认真。不过,从中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出来学生学的和他们想干的事业有什么关系。

比如,不少经济学专业的,恐怕以后想去华尔街,或上商学院。当然,有一个被耶鲁法学院录取了,未必会做生意。另外一个则立志当母亲,也就是家庭主妇。想当医生的,大多学了生物类的专业。不过,有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是风险投资。而且根据统计数字,要上哈佛医学院,选科学专业的和选文科专业的机会一样多。人家看的,不是你学什么专业,而是你是个什么素质的人。另外,想投身于公共事物的,不少选了社会研究和政府专业。所谓社会研究,其实是历史和政府专业的杂交,说不清毕业干什么好。而那个学艺术及建筑史的,毕业去向已定:加盟谷歌(google),大概玩儿起高科技了吧。更多的学生,还没有想好干什么,或者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方向。

整个听下来基本的印象是:大部分学生还没有选定他们的人生道路。他们需要工作几年,有些实践经验,然后想明白自己未来要干什么。这和我与耶鲁的学生接触后所获得的印象大同小异。另外,文科教育,占了压倒优势。大概理工科教育太专,太枯燥了吧。

以中国的标准看,这样的大学教育一定是太“水”了。杨振宁教授一定会说:哈佛的学生比不上清华。看他们有几个敢选清华的课?!

我们即使放开所谓人文理想的高调,从最实际的角度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专业“模糊”抽象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人生提供了最实际的准备。首先,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还没有想好干什么。另有些人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机会,最适合干什么。他们的人生,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方向。第二,即使那些明确知道自己干什么的学生,也无法确定自己喜欢的行业在未来有什么变化。有的行业可能会衰落;有的则可能改变传统操作方式,使原来喜欢并且适合这个专业的人变得不喜欢也不适应了。大学的教育,只能在非常宽泛模糊的领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训练。比如,你要从事实际工作,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要从事科学领域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训练;你要投身公共服务,应该具有哪些知识;你要进入私人企业,应该掌握什么技能。有时,即使是这样粗线条的划分也不可能。比如学生很可能弃商从政,也可能半路下海,或者赚够了钱要做学问了。成功的教育,要为所有这些变化做准备,不能让学生说:这事情我大学没有学过,干不好。

我对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国内一流大学的建议是:第一,要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立以文史、科学和外语为主的“核心课程”,使学生有个完整的知识基盘;第二,精简大学的专业,只设立一些基本课程,如文学、历史、经济、物理、数学等等。专业训练要变成基础学科的训练,而不是一个手艺作坊。国内一流大学把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作为自己使命并没有错,目前的高考不管多么狭隘,这些大学挑选的人才在总体上还是高水平的。问题是:越是高层次的人才,事业的跨度越大,涉猎的领域越多,学术上的准备越需要宽。我们嚷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这么多年了,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还是本科教育,并不是有些人津津乐道的博士课程。国内顶尖大学最好不要光忙着盖楼要钱上项目,而是要审核和改革一下本科生的课程设置。这对于广大学生而言,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哈佛

厚仁寄语
WholeRen’s maxim, “Bringing Two Great Nations Together, One Student at a Time”,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its mission to serve the educational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families and educators in the USA and China while enhancing those experiences and involving highly repute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This mission is predicated on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student by utilizing the best aspect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precepts, and making the success of the learner the highest priority.
WholeRen aspires to continue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and families benefit from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s available in America, and develop and execute plans and activities that satisfy participants.  WholeRen foresees increased American interest in Chinese experiences and being desirous of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and learn in a Chinese environment as well.  Exchanges and visits will be more mutual and involve more American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in China.  There will be an evolving need to create follow-up services, and design support that sustains students and reassures families to insure safe and fulfilling transitions.  WholeRen is creating a network of honorable relationships with organizations which can be trusted and networking with partners to round out support and services likely to be needed by 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ents.
The five key things that really drive results for Wholeren are: student success, satisfied families, feedback from previous clients, requests from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ervices tailored for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给完整的人以生长的空间——美国大学的寄宿热

美国大学的理想,体现了其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念,在过去几百年中,一直以培养完整的人(whole man)、饱满的人(well-rounded person)为目标。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持这一理想又谈何容易。上个世纪研究性大学崛起后,专业化成了时代潮流,本科生的通才教育受到忽视。如今,大学逐渐普及,从精英的文化中心转化为大众的职业培训所,许多学生进校后一头扎进商学院中。在研究大学中,专业化以教授为动力。如今的实用化时代,专业化则以学生为动力。大学除了满足学生的职业训练的专业需求外,还怎么实现其社会理想、传授文化价值?这是各大学都必须面临的挑战。

为应付这些挑战,美国大学最近回归中世纪以来西方的大学传统:寄宿制。《纽约时报》最近的教育专刊,以寄宿制为主题,详细报道了这一潮流。寄宿制度虽然因学校而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原则不外乎是学生在学期间以几百人的规模寄宿于一个独立的“学院”之中。这一学院有自己的餐厅、图书馆、计算器房、演奏室等等,并有教授居住,师生朝夕相处,形成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的学习环境。如今在美国,正兴起一股急速学院热。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种早已实行寄宿制的学校,正在对自己的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其他学校,则纷纷效仿。

要了解寄宿制大学的实况,不妨看看《纽约时报》对康奈尔大学新开张的寄宿学院Alice Cook House的描述:

某个星期一,几个住在Alice Cook House的学生和具有传奇性的白宫记者Helen Thomas一起吃晚餐,地点是在Alice Cook House的院长Ross Brann教授在学院内的家中,其宽敞的大厅正是为这样的场面所设置的。同时,在隔壁的学院公共大厅内,康奈尔的副教务长正在主持一个公开会议,讨论校园的多元化问题。第二天晚上,在同样的场地,将举行题为“伊斯兰中的妇女”的小组讨论会。在另一个房间,学习中东语言的学生正在用阿拉伯语进行他们一周一度的智力竞赛。同时,在旁边的一个教室,两个研究生正在为修化学课的学生答疑。在星期三,所有在Alice Cook House寄宿的350位学生要一起聚餐。星期四,犹太学生和穆斯林学生举行每周一次的分组讨论。星期五,院长举行茶会,一位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儿科教授将讨论关于医疗保险的政治问题。同时,法国研究中心的主任也会来组织电影晚会。

这仅仅是这里普通的一周,是学生晚间课外活动的日程。这个学院,有一位资深教授、六位研究生指导员入住,另外有大约三十位教师和行政人员志愿来组织学生的活动。当然更不用说,这里的图书馆、计算机房等等设施齐全,自成一体。

康奈尔有一万三千名学生,在常青藤中是一个超级规模的学校(普林斯顿还不足五千)。规模大,人与人的关系就疏远了,特别是师生之间就容易形同路人。康奈尔的前校长Hunter R. Rawlings III(1995-2003年在任)自己的大学教育是在一个精英的本科生学院Haverford College完成的,当时该校仅四百五十人,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但是,他来到康奈尔后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分裂的校园。当时校园的西区兄弟会林立,吸引了大量在富裕的郊区长大的白人学生。少数族裔学生则集中于西校区。于是,他决定把新生集中到北校园,在西校园建设寄宿学院。一个匿名的捐款人立即拿出一亿美元来。于是,两所寄宿学院应运而生。到今年秋天,第三所寄宿学院将正式开张。到2010年,寄宿学院将增加到五所,总投资达两亿美元。

在兴建寄宿学院方面,康奈尔绝不是孤军奋战。田纳西的名校Vanderbilt,投资了一亿五千万大兴土木,预计到2008年将有十所寄宿学院建成。拥有三万五千多本科生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和拥有两万四千多学生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也建了第一所寄宿学院。另外,从东北部的弗蒙特州的Middlebury College,到西部俄罗勒冈州的Willamette University,乃至南部的西弗吉尼亚大学,都竞相兴办起寄宿学院。
寄宿学院在美国有许多名称。在耶鲁叫“学院”(college),在哈佛、康奈尔叫“房子”(house),在Vanderbilt和Middlebury叫“共同体”(common)。这些名称,都源于中世纪,在制度上也继承着中世纪的遗产。

西方的大学,源于1200年前后的欧洲。最开始出现的是“大学”(university),当时有以法学教育为主的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和以神学为主的巴黎大学。波伦亚大学是学生治校,即由希望接受法学教育的学生自己决定雇什么样的老师来教他们。巴黎大学则是教师治校,开了后来教授治校的传统,成为西方大学的主流。但是,学生治校的传统,并没有完全灭绝,而是改头换面地生存于现代的大学之中,使各种学生组织在校园政治中有相当的权力。随后在大学中,马上诞生了一些“学院”(college)。这些学院开始时非常简陋,不过是给穷学生或者来自某一地区的学生提供集中住宿的机会,并安排膳食供应。在此基础上,学院渐渐独立,可以自雇教师,自主招生。这种学院,在牛津、剑桥格外发达。乃至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学派就是以学院为单位而形成的。如今牛津的学生还分属三十九个学院,剑桥则有十三个学院,各学院独立性非常强。在这样的系统中,师生朝夕共处,交流非常频繁。英式的寄宿大学在德国的研究性大学之外别开生面,保证了英国大学的优异。

寄宿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则格外有戏剧性。在二十世纪初,大学扩张,新兴阶层开始闯进常青藤。但是,不同阶层的人进入大学后彼此隔绝。比如在哈佛,一年级新生和毕业班学生尚有固定的寄宿地,但中间两年级的学生则游动不定。在一年级以后,只有参加了某个俱乐部,才有固定的地方聚餐。而俱乐部大多为贵族学生垄断,有非常苛刻的准入资格,平民学生被排斥在外,校园成了一个隔离的社会。同时,学生人数扩张到了三千五百人,学校已经大得不便于交流。所以,哈佛校长Abbott Lawrence Lowell把兴建寄宿式的学院当作他任上的一大使命。可惜的是,他的提案不断被有关委员会否决,眼看寄宿学院的方案将成为泡影。然而,1928年的一天,耶鲁的校友Edward Harkness走进他的办公室,给他三百万美元建设寄宿学院。这位Harkness本来也给自己的母校类似的捐助,但耶鲁的拖延让他不耐烦。Lowell则在几分钟之内就接受了这一慷慨的捐助。哈佛董事会也大力支持。于是,Harkness马上把钱加到了一千万,可以用来建立七个寄宿系统(House)。同时耶鲁也利用他的捐助建立了自己的寄宿学院体系,使此制在美国渐渐盛行。

最近的寄宿学院热,则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当时大学过分注重研究、轻视本科生教育的倾向,引起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反思。再加上全球化的竞争,使美国经济高度白领化,制造业不断外包,新一代高中生把上大学视为找工作的起码本钱,带来了空前的高等教育热。各大学为了竞争这一史无前例的生源,也不得不重视对本科生的服务。另外,战后自由派的思想占据了教育界的主流地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许多大学扩张,在庞大的校园中,学生自由自在不受管束,不免荒废青春。九十年代,教育界人士意识到优质的教育要求教授们卷入学生的生活,对之进行及时辅导和监督。所以,要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创造一个师生接近的面对面的学术共同体,确保学生能够不断得到指导。学生不是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所制造的产品,而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教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个人层面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和教育哲学下,寄宿式大学就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途。

当把学生以三、四百人的规模集中在一个学院中时,学科的概念就打破了:没有一个人可以仅仅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和同吃同住的同学寻找共同话题。阶级的隔阂也打破了:不同背景的学生,必须在有限的空间交流,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丰富别人的人生。师生的关系密切了:教授二十四小时都和学生在一个学院中同住。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界线也消失了,学习和生活一体化了,教育变成了全天候的活动。在没有寄宿制的大学,学生白天上课,下课后等于就和学校脱离。所以有所谓下午四点半学校停运之说(即学生下课,老师回家)。在寄宿制中,哪怕是晚间学校也生机勃勃。教授和学生共餐、请校外知名人士来进行讲座、举行各种各样的讨论会、集体活动,大家没有一刻不在学习和交流。

最近新兴的寄宿式学院,大部分建于象康奈尔、密西根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这样规模比较大的校园中,目的是在庞大的校园中创造人际互动的小环境,在陌生人的大世界里建立面对面的教学关系。毕竟,美国的大学强调小,强调照顾学生的个人需求。规模大则有批量生产之嫌,很难和精英的大学竞争。不过,一些已经有了寄宿制的精英大学,也追随目前的潮流,对自己的寄宿系统进行改革,使之更有包容性。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普林斯顿。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三巨头都有寄宿制度,但具体的安排又各有不同。哈佛新生第一年在校园中心的哈佛院(Harvard Yard)中寄宿,从第二年起,就分属各“房”(house)寄宿,直到毕业。学生并非不能居住于校外,但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住在自己的“房”中,保有一个几百位同学组成的小社区。即使是极少数校外居住的学生,学校也提供特别的聚会地点。耶鲁学生头两年必须在寄宿学院住宿。两年后则来去自由,不过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自己的学院中。普林斯顿的寄宿学院传统则短得多,自1982年起才规定新生要住在五个寄宿学院中。不过,到了第三年,他们则必须搬走。因为没有了学校餐厅,有70%的高年级学生就加入了“餐饮俱乐部”。其他人要么在低年级学生的餐厅吃饭,要么在学生中心的餐厅吃饭。

“餐饮俱乐部”虽然是个学生组织,但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传统深厚,影响巨大,成为普林斯顿的标志。许多毕业生六七十岁时回忆起普林斯顿,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餐饮俱乐部”消磨的时光。这种“餐饮俱乐部”最后发展到二十几个,等级森严,都执行着严格的准入资格,并得到校友的慷慨资助。一般而言,历史越久的越有声誉,越不好进。结果,这种“餐饮俱乐部”分裂了校园。一些最富的学生把“餐饮俱乐部”当成自己的兄弟会。他们在校外寻找豪宅作为俱乐部的地点,自请厨师和管理人员。学校的餐厅一年的餐金仅4315美元,但“餐饮俱乐部”的平均餐金则达6300美元。自然,越精英的“餐饮俱乐部”越贵,会员的阶层也就越高。

“餐饮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就是贵族俱乐部,丑闻不断。许多学生在那里饮酒过度,借酒撒风,闹得不亦乐乎。上个世纪初,普林斯顿校长伍德罗·威尔逊就认为“餐饮俱乐部”分裂社会、败坏道德,试图取缔,但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他的这一奋斗,建立了他反对特权阶层的声誉,最后帮助他选上了总统。现任普林斯顿校长Shirley M. Tilghman也批评这些“餐饮俱乐部”选择会员以自己的阶层为标准,违反了普林斯顿的精神。一些学生则开始组织抵制运动。

不过,终结这种贵族俱乐部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建立更为彻底的寄宿学院制度。普林斯顿正好刚刚决定扩张,计划在2012年增加五百名学生,使学生总数达到5200人。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寄宿学院。eBay的总裁Meg Whitman作为校友,捐助了三千万美元,学校则以一亿美元的总投资,兴建了Whitman寄宿学院,并在 2007年8月17日开始使用。最重要的是,这一新学院将和另外两个重新组合的学院一起,为那些高年级学生提供住宿的机会,和那些“餐饮俱乐部”展开竞争。目前该学院为高年级学生保留的204个宿舍,已经收到了476份申请,明显供不应求。学校也派高级官员和“餐饮俱乐部”的人员和校友会晤,希望他们合作,缓解他们的抵抗。事实上,这些“餐饮俱乐部”完全在校方的控制之外,是“学生治校”传统的继续,各个财政实力雄厚,有许多校友作后盾。从伍德罗·威尔逊的经验看,一个后来当了总统的校长,也动不得这一既得势力。这一势力的坐大,多少和普林斯顿寄宿制度开始得晚有关。如今的改革,则使普林斯顿的寄宿体系和哈佛、耶鲁渐渐趋同,最终可能使这些“餐饮俱乐部”衰落。总之,在一些庞大的州立大学,寄宿学院通过在大校园中创造小环境,使平民的教育贵族化。有的州立大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建立了荣誉课程,以优厚的奖学金吸引高质量的学生,甚至为这些学生特别建立寄宿学院。在普林斯顿这样袖珍的精英大学,寄宿学院则又把贵族教育平民化。可见,寄宿学院使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接近、融合,在有效地整合着社会。

在1936年受哈佛大学委托而撰写哈佛历史的Samuel Eliot Morison曾这样写道:“书本知识可以通过上课和读书来掌握。但是,只有作为学院这一共同体的一员,和同学及老师都保持着持续、紧密的关系,一起不断地研究和辩论、吃吃喝喝、游戏和祈祷,品格这一无价之宝才能被传授到学生的身上。”(Book learning alone might be got by lectures and reading; but it was only by studying and disputing, eating and drinking, playing and praying as members of the same collegiate community, in close and constant associ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ir tutors, that the priceless gift of character could be imparted.)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寄宿学院的大学,显然不是完整的大学。

如今,寄宿式大学已经被世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采用。香港中文大学也在中国率先建立了寄宿学院制度。这一有了八百年历史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二十一世纪仍将主宰一流大学的本科生教育。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选载

寄宿

厚仁寄语
WholeRen’s maxim, “Bringing Two Great Nations Together, One Student at a Time”,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its mission to serve the educational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families and educators in the USA and China while enhancing those experiences and involving highly repute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This mission is predicated on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student by utilizing the best aspect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precepts, and making the success of the learner the highest priority.
WholeRen aspires to continue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and families benefit from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s available in America, and develop and execute plans and activities that satisfy participants.  WholeRen foresees increased American interest in Chinese experiences and being desirous of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and learn in a Chinese environment as well.  Exchanges and visits will be more mutual and involve more American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in China.  There will be an evolving need to create follow-up services, and design support that sustains students and reassures families to insure safe and fulfilling transitions.  WholeRen is creating a network of honorable relationships with organizations which can be trusted and networking with partners to round out support and services likely to be needed by 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ents.
The five key things that really drive results for Wholeren are: student success, satisfied families, feedback from previous clients, requests from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ervices tailored for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