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for: 留美风险

对话陈航:留学浪潮中的护航者——留美形势深度解答(四)

作者:梁超焱

编辑:王敏纳

 

未来50年,期待国际化领导者出现

 

:对于您来说,当初刚过来美国的那段岁月应该也是比较难忘的。您当时的一些经历有没有促使你有想法要去成立像厚仁这样的教育机构、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出来读书呢?

陈航:有。因为当时中国人还不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教会的人帮忙,很多事情都是磕磕碰碰、摸索完成的,也没有专业的机构来帮忙,所以在读书期间也会有很多苦涩的体验,只能以生存为第一目标了,如何生存,如何留下来,再加上自己也没钱,都是只能靠自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而且当时过来读书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偏大一些,都是来这边读硕士、读博士的,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现在过来美国读书的学生年龄都偏小,对社会缺乏了解,对适应环境需要指导,所以我们很愿意去帮助这些学生。

 

:厚仁教育至今成立了有4年了。最初那批在厚仁帮助下成功留在美国继续读书的学生们现在的学习、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陈航:我们做紧急转学的服务做了大概两年多。很多学生都是我们紧急帮他转到一个新的学校,帮助他们通过学术辅导,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绩得到提高,最后进入到更好的学校里面。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有一个比较早期来找到我们的学生是过来读中学的,我们主要帮他做学术辅导,现在他刚考进了匹兹堡大学就读大一。其他的学生因为被开除、被劝退的,在我们的帮助下成功转到其他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这样的例子比较多。

 

:您对像厚仁教育这样的留学机构的期许是什么?

陈航:我很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这些人的潜能不被所谓的成绩、过去所规限,而是以这个人本身的努力和能力来得到释放。不管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都希望他能够很自信地生活。现在来美国读书的这些中国学生,将来都可能是中美双方的一个桥梁,会促进中美交流和互动,所以帮助这些学生成功,实际上也是为将来他们发挥文化、经济交流的作用做准备。所以我希望能够看到在我们的帮助下,未来能有国际化的领导者出现。其实厚仁当初成立受一位老先生的影响很大,他是台湾中科院的院士,也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集大成的一个学者,今年80多岁了,住在匹兹堡。他当时把我叫过去,跟我说未来50年这个世界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代的资本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像金融危机等不容易解决、不可抗拒的问题,而社会主义也是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在未来的50年,世界上很有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动荡,或者是融合,因此很需要有一个领导者的出现来让东西方很好地交融在一起。这个人必须拥有国际化的眼光,有优秀的领导力,以及品性完好。这样的人如果纯粹在中国培养或是纯粹在美国培养都不太容易。所以我们厚仁教育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者,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梦想。因此我们会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帮助来一步步实现。这种领导者并不一定从小就是爱因斯坦或者林肯、华盛顿,他可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通过个人的提高与进步而实现一个大的梦想。这是我们把人放在历史的大坐标、大环境里,来看未来50年会往怎么样的方向走。

 

:您觉得未来50年留学风潮热度会持续还是消减?

陈航:其实留学人数会增还是会减,是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还是美国学生去中国留学,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个人来讲,他们如何能够更好地成就自我、发挥个人潜能。现在看来留学风潮的热度还是会持续下去,至少未来3至5年还是会继续加温。

 

:好的,谢谢您今天接受采访。

陈航:谢谢你。

 

 

对话陈航:留学浪潮中的护航者——留美形势深度解答(三)

作者:梁超焱

编辑:王敏纳

 

新老留学生对比,年轻一代选择机会更多

 

:给我们聊聊您的经历好吗?您当年为什么会来美国呢?

陈航:我当年在北京读书,接触留学这一方面的信息比较多。我在清华附中读高中的时候,身边也陆续有同学出国读书了,所以对美国开始有了了解,也比较憧憬。但我出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原因。我是95年出国的,我记忆特别清楚,当年我的研究生导师一个月挣900多块钱,不到1000块钱,我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可能一个月能挣500块钱。这就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了。如果我来美国当个工程师,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国内1000块钱的10倍了,可能都不止,所以这是经济上的原因。另一个是个人的原因,我个人的经历让我很向往世界这个大舞台,也渴望得到自由的、无拘束的发挥,所以这一点可能跟其他同学不太一样。

 

:90年代出国的同学大多都是公派留学,或是获得奖学金而出国留学的。您觉得那时候的留学生跟现在的留学生有什么不一样吗?

陈航:可以说我们那时候的路比较窄,因为那个年代经济水平不发达。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出国身上带了2000美金,还问我舅舅借了一部分钱,但兜里就这2000美金了。我当时去的是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跟我同时来的学生里,我至少借过钱给3个同学。因为有的学生落地以后身上一点钱也没有,都等着老师发助教奖学金。但来的时候才刚开学,而助教奖学金都是到月底才发钱,所以他们连房屋租金、日常用品、饭菜都支付不起了。所以我当时兜里有2000块钱算是很有钱的学生了。而且当时留学的学校当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只要这个学校招中国留学生,就一定会给奖学金予以补助,要么是半奖要么是全奖。我当时拿的是核工程系的半奖,一年以后,我从计算机系又拿了全奖,所以我毕业的时候是核工、计算机双硕士。但这不能说我们那时候的学生都很优秀,只是因为那时候有这样的条件出国的人非常少,签证也很难过。如果是出来读本科的,不管那学生有没有钱,肯定是拒签的,因为签证官会觉得他有移民倾向。这样的情况一直到97年前后才有了较大的改善,那时候中国也慢慢变富了,大家也开始有钱能够出国读本科了,一句话,就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了。再加上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备忘录里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年纪越小的人出国,移民倾向越小,因为年少没那么多的想法,来了就是为了读书。”所以从那段时间开始低龄的留学生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读本科的很多;读高中的话,以前全美国可能就只有4、50个,不超过60个,现在有两万多差不多三万个学生。以前来美国读高中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一年花5万块钱来读中学,那是天文数字,但现在金钱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考虑了,所以这是由经济进步而带来了巨大改变。现在的学生来了美国以后第一件事是去银行开账户,一下子就能拿出4万美金,这在我们当时都是不可能的数字,所以说这几年国民的经济实力发展的是非常快的。而像以前我们那样的穷学生现在也有,但这占的比例在整个20万的留学生当中是很小的。

 

:那时候出国有留学机构吗?还是说只能全靠自己?

陈航:没有,只能全部靠自己申请。但那时候有托福班、GRE班,我上GRE班的时候,俞敏洪(现新东方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还是亲自站在台上讲课的,大概是93、94年吧。现在新东方都已经做得这么大了,那时候的新东方才刚租到一个小办公室,我就去报名交钱。

 

:您觉得以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相比,在学习、生活、适应新环境等各方面的能力上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陈航: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在的学生选择多了。像我们那时候过来的学生只能学工科,例如物理、数学、化学、工程学,学这些美国人不愿意学的学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到奖学金过来读书。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学生中有学艺术的,设计的,教育的,传媒的,各种各样的。我有一个朋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学的是社会学,作为一个外国人来美国研究社会学是不可能拿奖学金的,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怎么顾虑有没有奖学金了,所以这些障碍减少了很多,这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比方说如果在我们那个时候想来美国读传媒,奖学金根本想都不用想,很难拿到的,但现在只需要过来读就可以了,不用太过考虑经济能力方面的问题。但那个时候的话你就算申请了,学校也不敢要你,因为学校知道你没钱,所以就对学生有限制了。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说现在的留学形势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留学其实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尤其是来美国留学。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不是很充足,而美国的教育资源则是非常的充足。在全球前200名的大学里,美国至少占据了100所。在美国,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中国的学生来到美国是可以尽情地享受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自我的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对现在很多的中国家庭来讲,资金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这是很好的一个能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有一些学生,在中国可能只能够上三本,甚至不太能上得了大学的,那么这些学生在社会上可能会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是个失败者。但这些学生如果来到美国,其实还是能够有很好的机会的。因为在这边他们至少能把英文学了,还能拿到一个正规大学的本科学位,学到一技之长,再加上美国的教育环境、学风都很正,所以学生是有机会考上名校,有机会提高的。而在中国的话,可能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提高的机会了,开学之后就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了,这样会比较麻烦。但在美国,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想找人陪着喝酒、通宵逛夜店也没机会。所以,不能说以前的学生好还是现在的学生好,但从总体来讲,由于美国教育的开放和中国经济的提高,能够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是确定的。因为像我们那时候出来的、所谓在金字塔尖上的那些人,现在也都还有,只不过现在处于金字塔中间部分的学生也都有机会出来了,他们也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了,可以学习艺术、经济、管理等等各种各样的专业。所以这是对整个社会培养人才是很有好处的。

 

 

对话陈航:留学浪潮中的护航者——留美形势深度解答(二)

作者:梁超焱

编辑:王敏纳

 

  有教无类,助学生重回学术正轨

 

:对于厚仁提供的紧急转学服务,是否意味着厚仁在帮助学生争取获得第二次的机会?

陈航:对的。像这种帮助学生的工作我们做得很多了,而像“学生被开除了”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我们给学生紧急转学,其一是为了保住合法的学生身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能够重新转入学术正轨。

在美国,有些公司会做所谓的“挂靠”。“挂靠”的意思就是比方说学生的学习不好,这公司就帮学生挂靠在一个学校里,学生可以不去上课,公司也不管,只保留学生的身份。但这样做对学生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做了这么多学生,从来没有做过一起这样的“挂靠”。但我们接到过学生这样的情况:被挂靠的学生挂靠到一半,学校都不存在了,所以学生的学业、身份相当于全都实效了。我们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希望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进步,而不是说临时赚他一点钱就完事了。对于我们来说,这不完全是一个生意,而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事业。

 

:市场上很多的留学咨询公司都会“挑”学生客户,并非每一个学生都会接收。原因是这些公司大都主推名校申请项目,以吸引学生、家长的注意力,提高话题度与口碑。反观厚仁,你们似乎更愿意去帮助一些其他留学咨询公司不愿意碰的学生案例,是吗?

陈航:对,你观察得很好。这确实是的,因为我们的宗旨不同。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引用过孔子的一句话:有教无类,它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教育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我们不能说一个孩子智商超过150我们才收他,孔子的学生既有公子王孙,也有凡夫俗子,各类学生都有。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提高,这才是教育的宗旨。在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科举、高考这一套学习考试模式下,大家都会觉得,只有孩子上清华北大了,自己脸上才有光;如果孩子上了二三流的院校,家长就没有面子了。但其实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个人能力、个人兴趣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以学生的成绩、智力以及现状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也不会因此拒绝学生的求助。但国内的留学中介会有不一样的市场策略,有一个机构,我就不点名了,在北京中关村打出的广告牌里说他们去年申请到了3个哈佛,5个耶鲁,6个普林斯顿,100个哥伦比亚。这让行内人看来就比较哗众取宠了,哥伦比亚对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不可能有100个,更不可能都是该机构申请到的了。但这是他们的一种市场宣传,而我们是比较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中等的学生。如果有很优秀的学生来找我们,例如那种把目标瞄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青藤院校的,对于这种学生我们是会为其单独定制申请方案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哈佛大学当了10年的招生官,专门负责招中国学生,这让我们对名校的招生标准更了解。而我们公司的其中一个董事,叫万迅,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的心理学博士,在耶鲁读的博士后,然后在中国从事留学教育。所以如果真的有很优秀的学生来找我们的话,我们也有专门的定制方法,但我们认为我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帮助条件中等的孩子,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和实现他们的梦想。

 

:在厚仁的服务项目里,主要的两大类内容是名校转学以及开除应对。这两类服务是比较新颖的,主要是帮助那些在留学路上走错了方向,或者说走了弯路的学生。那么这一类学生在整个留学大军里,算是主流群体还是少数群体呢?

陈航:这个并没有具体的官方数据统计,但我判断这并非少数群体,而是属于留学大军当中比较弱势的群体,他们可能没有受到很多的关注。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把目标定在名校,在很多中国学生家长的眼里,100名以外的学校是不存在的,要去就要去前100。但是前100的学校里,大概有60所私立,40所公立。这些私立大学里除了像USC(南加州大学)这样的大型私立学校,其他的像常青藤大学,例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还有杜克,这种大学每年招收的中国籍学生都是极其有限的。像哈佛,去年招收的中国籍学生总共不到20个人,其中大约在中国本土招了6个,还有12个招的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国高中生,其他的学校也都差不多。所以前100名的私立学校里,就算一个学校一年招50个中国学生,那60所私立也就招3000人。而像匹兹堡大学这样的公立学校,一年招250个左右的中国学生,其他学校就算是每年招300个,那也才12000人,全部学校加起来招收不超过2万人。但每年来美国读书的学生有20万人,其中大概有10万人是读本科的,这10万人里只有20%能进入前100的学校,剩下80%的学生就只能进一般的学校。这些学生里有的是高考完才出国的,有的是托福成绩考不上80分的,有些学生托福考5次也考不上80分的。所以这些学生就会去桥梁院校、双录取、语言班、没有名次的一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其实很不对称。这些学生在出国前没有很好地做好准备,有的学生不参加高考只去考托福,有的学生高考完才准备托福,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要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但在国内留学的信息也不是很对等,导致有的学生稀里糊涂就过来了,但是其实来到美国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的,他们不在乎学生是从哪里开始的,而在乎从哪里结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关注需要转学的,或者需要学术辅导的这样一个群体是我们比较愿意做的事情。

紧急开除其实是我们做得比较特别的一个项目,这个群体倒是很少,但这种学生都是“弱势中的弱势”,非常需要帮助的,而我们也很愿意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帮助。但像这样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不希望有很多。

 

:被学校开除的案例其实还是不少的。记者以前就有一个室友,尽管托福裸考108分,但在学术学习上还是不适应,成绩不达标,一个学期后就被学校开除了。您对这一类特殊的案例有没有什么看法?

陈航:开除学生对于学校来讲,其实没什么损失的。因为一所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招5000到10000人,在美国4、5万人以上的学校有很多。所以对于有着这么多学生的大学来说,谁的成绩不好,谁被开除了,都只是一个统计数字,比方说一万个学生里,肯定有50到100个是被开除的。但对于中国学生和中国家庭来讲,这种损失是百分百的。被开除的学生在美国无法完成学业,如果回国又无法重新进入高考系统,因为中国学校没有这样先进的转学机制,不能把学生从美国学校转回中国学校。另一方面来说这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会很大,我们也遇到很多类似情况的案例,这些学生如果回到中国基本上前途就毁了,会被送去非常不理想的学校,各方面环境都很不好。哪怕临时把他们送去澳大利亚或者欧洲,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意的,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在帮助他们的时候,是有很专业的团队的,能够让学生在7天之内有一个新学校录取,获得留在美国学习的第二次机会,而且厚仁跟很多学校都有很通畅的沟通渠道,所以我们的服务是比较专业的。对于学生来讲,我们接待过的被开除的学生,不乏有常青藤学校的学生,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杜克大学的、达特茅斯的,也有一般的文理学院、社区大学、语言项目、高中等等,从博士生到高中生都有。所以这不能说孩子是优秀还是不优秀,内向还是外向,这样的事情就会发生,因为美国的学习条件挺复杂的。像你提到的这个同学,他托福裸考108,英文很好,可是来到美国之后还是会对某些课程不适应,或者是选课没选好,或者是专业知识不过硬,又或者是来了美国之后只知道打游戏、玩,所以才出了这样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应该予以帮助,紧急解决掉。

国际学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比美国学生多,因为他们有语言、文化、学制不同等障碍,这些都是大障碍,而跟他们同班的美国同学则没有这些障碍,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来讲,各方面环境、条件都是不利的,甚至在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过来美国了。有很多本科生刚来美国就被通知要参加一个分级考试,像英语分级考试、数学分级考试等等,但可能有的学生前一天晚上凌晨两点才到的美国,而第二天早上8、9点就要参加这个考试,这就很难让学生发挥出正常、甚至是好的水平。因此他们是应该被帮助的。国内的教育是比较同质化的教育,用分数去说明一切。如果学生考了600分那就上清华,590分就上北航,540分就去一般的学校,这让很多学生的前途似乎在高考后的几周之内就定下来了。但美国不一样,在美国,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这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且这些工作需要在美国来做,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着重点。

 

 

对话陈航:留学浪潮中的护航者——留美形势深度解答(一)

作者:梁超焱

编辑:王敏纳

近年来,我国的留学风潮犹如一股旋风席卷中华大地,日益庞大的留学大军从国内涌向海外各地,又从海外回流到中国。针对这一持续升温的留学热现象, WholeRen厚仁教育的首席发展官陈航先生日前通过Skype接受了记者的一次专访,分享了其对于留学现状、趋势以及教育理念的看法。作为一名90年代初赴美留学的美籍华侨,陈航先生深谙美国留学的形势与规律;而作为WholeRen厚仁教育的创办人之一,他在教育事业的路上更是从未停下脚步,他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帮助广大的学生群体发挥个人潜能,发展自我。在将近一小时的采访过程里,陈航先生多次表示,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实现个人提升、实现梦想,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

 

 名校招生有限,应关注学生个人成长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有了创办公司的想法?

陈航:其实关于留学服务这一块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再加上我对美国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开创了这个公司。当时是和Brian White一起开创的公司。

 

:请问您对现在的留学形势,或者说趋势,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陈航:我的看法是这样,留学,尤其是留美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而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来增长。从这方面来讲,像中等或者中等偏下这样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但美国前100名的学校招生的数目还是有限,而每年新增大概4万多个学生,不可能都进前100的名校,所以肯定就有很大一部分去一些中等的学校。这些学生的资质可能不够好,条件也不是那么优秀,那么很大一个程度上来说我们是针对这些学生来提供一些服务。

 

:所以说比起关注优等生,厚仁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成绩没那么拔尖的那一类学生身上,对吗?

陈航:对。我们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提高。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关心结果,但我们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就算是哈佛毕业的,像我有个朋友是在美国长大的韩裔女孩,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历史的本科,但毕业以后也找不到工作,现在在某大学的一个办公室里工作。所以并不是说名校毕业后就一定能去华尔街、挣很多钱,更重要的是看个人有没有成长,以及有没有满足感。你不能说去华尔街就比在大学里工作更满足,不是这样的。从哪里毕业只是一张“票据”而已,让大家知道这个学生是坐火车来的,还是坐飞机来的,或是坐轮船来的,他坐的是头等舱还是经济舱,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其个人是不是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我们做的是这方面的工作。

 

:所以关注学生的成长是厚仁公司的一个精神,是吗?

陈航:对的。我们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所以我们很愿意做的一个事情是把一个学生,好比方说从中等学生变成中上的学生,中上的学生变成优等生,把所谓的差生变成中等学生,这个是我们希望能够体现出来的价值,而事实上,这些事情我们确实也做到了。

 

:是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吗?

陈航:对,我们有很多成功案例。很多学生都得到了提升。这个提升不只是申请学校方面的提升,我们更重视的是学生在申请学校之前,在日常生活上的一个提升。我们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美国的主流环境,做好早期的规划,在个人方面有所提升,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申请学校方面我们也能做,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但让学生整体的提升实际上是不容易的,而且也是更重要的一个事情。

一个我印象很深的案例是有个学生来到宾州的一个小的文理学院读预科,也就是桥梁项目。他的英语不是很好,读这个桥梁项目读了两年半的时间,结果他越读越没劲,也没什么进步,导致有两门课不及格,然后就被学校开除了。最后这个学生找到我们,让我们给他转到一个社区大学。在这个社区大学读书的时候,有我们的老师给他跟进做指导,发现并解决他的问题,还帮他一起选专业,做好规划。现在这个学生的状态非常好,而且马上就要从社区大学毕业转学走了。现在他对教育、对人生、对自己都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是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其中一个例子,是从长期的角度出发来让学生整体得到进步的一个例子。

如果是短期的话,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有学生想从社区大学转学到四年制大学,最后来找我们,我们就帮他申请不同的学校。比如说我们帮他申请UC系列的学校,像UC 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 San Diego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在申请过程中,他的课程有些是不匹配的,因此有些学校不予承认他的部分课程。然后我们的老师重新帮他跟学校申诉,帮助把学生的课程获取认同,让学生最后得到录取。这个例子是仅仅在申请学校这一层面上的。还有的学生找到我们说他的课程要不及格了,问我们能不能帮他补课,那我们也会马上找到老师来帮他补这一个课程,帮他从绩点C提高到B。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方面的帮助。

【原创】美国走读高中是主流

 

开除应对,全面深度解析;一手资讯,助你秒速解围!

点我进入厚仁教育学术紧急专题页

 

美国走读高中是主流

陈航

 2011102518295203cd4

3月10号,是所谓美国寄宿高中发榜的日子,其实这只是一些寄宿高中发榜的日子而已。他们能影响的学生,也就是100个,比起每年2.5万高中生留美,比例非常小。

美国高中教育的主流是散布全美的走读高中,这些高中,数量几万所,而不是仅有300所的寄宿高中,更不是中国学生住宿集中营。
以匹兹堡为例,寄宿高中只有两所,都是离市区1个小时以上,费用大概5万美元。集中营一个,里面大概有50多个与世隔绝的中国高中学生,他们都进入本地的天主教高中,学费大概在8000 美元左右,集中营总费用大概5万美元。精英独立走读高中四所,总费用大概4.5万美元左右,包括2.5万美元的学费,和美国寄宿家庭服务中心的寄宿和法律监护费用。对中国学生开放的公立走读高中两所,总费用大概3.5万美元。宗教高中近30所,总费用大概3万美元,其中学费大概1万美元。
可见,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匹兹堡地区,集中住宿的寄宿高中和集中营在数目上远非主流,而且在教育质量,尤其对于对中国学生的教育融入方面,弊大于利。
美国的主流教育是走读高中。从美国教育理念上看,当代的美国教育,注重学生和社区,学生和家庭的沟通和互动。比如匹兹堡著名的私立学校WT (Winchester Thurston School ),走路就可以到达卡耐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匹大医疗中心的癌症中心,城市里还有歌剧院,交响乐团,芭蕾舞团,学生可以有很多的机会融入社区,通过各种教育资源学习,培养和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北京北大附小的学生,每年都到WT做融入式的学习。
而大多数的寄宿学校,都是远离城市,学生要去做个义工,学校还要单独派车。这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
美国厚仁教育和姊妹机构美国寄宿家庭服务中心,和美国数十所高中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学生是托福90分以上,完全没有必要去挤所谓的寄宿高中的车,那趟车,比较挤和贵,但是不一定更好。
三月份申请也来得及。如果是没有托福成绩的同学,更没有必要去二流三流的寄宿高中,哪些高中的中国学生比例奇高。至于去集中营的学生,更加是没有任何好处,大多都是被骗去的。

厚仁:美国厚仁教育由匹兹堡市公立学区前总监Brian White白泊恩博士创建,专注于提供基于美国的教育服务,包括名校转学、开除应对、学术辅导、融入学术主流、青少年奖项规划、浸入式教育体验,是最了解美中教育差异的专家,指导留美学生成功的导师。

 

开除应对,全面深度解析;一手资讯,助你秒速解围!

点我进入厚仁教育学术紧急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