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那些 留学中介 不会告诉你的事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问题!
问题一:机构是不是坑爹骗钱的?
答曰:是,也不是。(看吧,你又在说废话了?)但真的是废话么?小编觉得这是掏心窝的大实话。现在留学教育行业鱼龙混杂,黑中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们都有一个比较鲜明的标志,那就是专找“钱多人傻好忽悠”的客户群体,而它们的标志性承诺就是,“我们一定可以XXX”。那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这种机构呢?第一,顾问长得漂亮。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花痴型选手,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必须hold住的执着。第二,话说得漂亮。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心虚又好面的人群,在谈话中玩命寻找的关键词是,“一定”、“必须”、“绝对”等强心剂类词汇。第三,项目夸得漂亮。这种情况的受众群体多是孤注一掷的人群,或者是三无人群,即“无规划”、“无时间”、“无本钱”。头一热就要出国,并且短期内非走不可,非名校不进,很容易被XX合作项目那华丽的外衣所吸引。跟这种2B中介比,普通 留学中介 往往会显得那么弱,还很容易被嫌弃。但事实上,不承诺不代表不用心,不浮夸不代表没底气。所以选择机构一定要心平气和,切不可在多家多轮的切磋中被带节奏,一旦方寸大乱,很容易引火烧身。
问题二:有熟人是不是就等于靠谱放心?
答曰:不能一棒子打死,主要得看交情,时不时还得拼下人品。比如熟人就是自家兄弟,那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期申请也是尽力心力、全力以赴。但如果是联系薄上几百年不通气的“熟人”,那危险系数就会相当大了。比如找了七舅老爷家的XX做咨询,很有可能是他亲二大爷家的XX来做申请,这种质量能好才怪。所以,如果要找熟人,最好提前走动,逢年过节的记得发个5毛钱的红包给人家。若不是这样,那就找正规机构吧,挑个收钱办事不含糊的那种就全齐了。
问题三:讲座辣么多,臣妾到底该听哪个?
答曰:这是一个好问题,现在各个机构讲座层出不穷,即使自由职业者也没时间全部听一遍,那么眼花缭乱的讲座到底该听哪个呢?当然听我家啦!哈哈,开个玩笑,其实主要是看讲座题目的。现在软文多,标题党更多。什么,不知道啥叫标题党?往上翻看看这个文章题目就知道了,想想几分钟前是不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的。但是各家的标题写得都很唬人呀,怎么辨别有没有干货呢?很简单,看细节。细节就是预告里的小字,小字的内容是辨别有没有干货的关键。如果一个讲座只讲夏校,那建议去听,因为内容集中,凭他是谁也不可能连续讲一个小时广告,总要插播一些干货的。但如果一个讲座恨不能把所有内容全部包括到,夏校、背景提升、标准化考试全都包圆,那就拜拜吧,这基本是一个广告连播了。
问题四:案例到底有何用?
答曰:机构,忽悠用;学生和家长,挑选机构用。很坦诚地说,机构为什么要整理案例呢,主要是为了达到广告效应,这和软文推送的目的是一样一样滴。通过案例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实力,同时证明自己不是皮包公司、空壳机构。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究竟该如何看这些案例呢?这其实与筛选讲座是类似的,细节决定一切。如果某家机构说自己一年送100个哥大,那就要看看这个所谓的哥大是不是建在埃塞俄比亚了。但如果说案例有细节,剧情有分析,那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不过,要想真正发挥案例的作用,还需要配上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像图鉴匹配一样生搬硬套,收集一本案例集锦作为葵花宝典,那还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问题五:你们每年送多少学生上名校?
答曰:这是一个2B的问题,普通的提问方式是“你们能不能送我上名校”,高姿势的提问方式是“以我目前的情况怎么才能进入理想学校”。为什么说第三种问法是高姿势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三种问题引出的答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比如托福要考到多少,GPA要刷到多高等等。相比之下,前两种问法就带有比较浓厚的逗逼因素了,引出的答案自然也是同样具有逗逼格调的。第一种问法会给甲方提供一个吹嘘的平台,吹完人家还可以很高姿态地说,不是我要吹的哦,是你一定要问我的。而第二种问法,可能引出两种结果,要么是被画饼,增加了不切实际的自信心,要么是被打击,从此变得自我怀疑,无论是哪种都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
问题六:价格为何会差如此多?你是能降还是不能降?
答曰:降,必须能降,但服务是跟着一起降的。那句广告是怎么说来得,要看疗效是不是?但到了讨论价格的环节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实质和疗效。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搓堆儿买白菜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可以说,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格浮动空间的,就像楼下买一屉包子弄好了还能让人送半个。但是,这个空间如果浮动大了就是非常可怕的了,那很有可能肉馅就变菜馅了,或者注水肉、肉精肉就可能登场了。同理,在申请的过程中,后期服务环节的质量是关键,这个的重要性相信无需赘述,所以价要砍,但不能光看价格,对比的还得是更进一步的内容。
问题七:机构A说这个项目好,你们为什么不推荐这个?
答曰: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往往问这种问题的,项目多不咋地,经常是XX合作项目、XX桥梁项目等等。不是说看不起这些项目,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项目含水量是比较大的,如果水分不大,为什么多数人会申请排名80的学校而不是进排名40的桥梁呢。所以说,很多内容是不会摆出来的,很多东西是一眼看不到的,这个就建议多听多问不迷信,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搞清福利背后隐藏的危险。这种最怕就是脑袋一热、拍板决定,绝对不推荐亲身试水。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项目的真实情况,有时间,上网查,问朋友,没时间,来咨询吧,来咨询吧,来咨询吧!
问题八:那你说,到底怎么才能进好学校?
答曰:做好规划,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分步实现。你这说得不是废话么?客官,你是咨询多了,该歇歇了。试试两周不咨询,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问学无捷径,求知如生命,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而且,事实就是,一步一步走过来、塌实肯干的学生,最后的结果都不差。而这种价值观,多是由家长引导的。
说了这么多,很可能还会有人问一个问题,那你到底推荐哪家?那还用问么,我必须推荐我家啊,但您必须不会马上选啊。不过这很好,说明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已经开始辩证地思考、谨慎的选择了。接下来,我们要秉着“水平必须够,诚意不能凑“的标准,认真地对自己情况进行分析,辨识筛选适合自己的机构和项目。至于下期吐槽什么,想到再说吧。欢迎关注评论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