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for: 许知远

【 十三邀 】摄制组来访四月随想——996与文化困境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这几天,协调许倬云先生接受许知远老师的《 十三邀 》节目采访,感触颇深。主要有两点感受,一个感慨国内团队的拼劲,一个是对如今文化困境的忧虑。

关于996和态度

《十三邀》节目,一共来了7人,其中5个人从北京来,两个人从纽约过来。

团队里,除了许知远老师是70后以外,其他人都是90后,甚至还有95后。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他们来美国8天,分别在旧金山,纽约,匹兹堡三个地方活动,一共深度采访三个人物,中间马不停蹄,一点儿都没歇。

他们周六晚上飞到匹兹堡,入住酒店,已经是晚上8点了。导演两人出去买礼品,买晚饭,以及自己的感冒药。等他们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超过晚上10点,有的人员实在是撑不住,没吃晚饭就睡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所谓的晚饭,也不过是方便面而已。导演说经费有限,资源都要用在改进节目上。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周日一整天的采访行程。不过由于许先生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可供人物采访的时间窗口,只有上午一个半小时,和下午的两个小时。

为了不浪费一丁点儿时间,摄影团队在当天上午8点左右,就早早去到附近拍摄外景收集素材去了。而我则去和许知远先生做采访前的交流。

中午有将近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然而摄制组并没有回酒店,而是继续在附近收集匹兹堡的素材。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当第一天拍摄完毕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下午6点钟了。但是摄制组的工作并没有j结束,他们还要去整理收集到的素材,以及做第二天的准备,因此没有在外面吃饭就回到了酒店。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第二天一大早,摄制组就兵分两路,一组去许先生家补镜头,一组来到厚仁办公室,扫描老照片。等到了中午,我准备去给他们拿卡内基艺术博物馆票的时候,才远远看到他们扛着大大小小的机器,从街上往回走。

中午过后,他们主动向我打探王小波的故居在哪里,说是准备去拍摄。王小波曾经是许先生的学生,和太太李银河都是在匹兹堡拿的硕士学位。我查了查资料,就给他们把地址发了过去,然后一整个下午,他们便在匹兹堡老工业区,王小波故居,和市区山顶几个地方拍摄外景。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山顶风景)

在匹兹堡拍摄过程中,为了节省经费,他们没有雇专车,近的就走,远的就叫优步出租车。肩扛背挂着摄影和音响设备,非常辛苦。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空手的就是我和老许,其他人都背着设备,拍摄了一天)

 

拍摄后,我代表许先生宴请整个节目组,晚餐本来说好的订到6点半,但是他们忙到快7点才出现在餐馆。刘导演这两天身体一直不舒服,只吃了一碗热汤面。我前一天还和刘导演有过误会,错怪了人家,真是很内疚。

吃完晚饭,本还有意带节目组的人员去山上喝点儿小酒轻松一下,好不容易来趟匹兹堡,怎么也要感受一下这里风土人情,然而他们说仍有大量的后期工作等着处理,便又都匆匆回了酒店。

这次采访过程很顺利,可以看出节目组事先做了很多的工作,认真研读了许先生的书,准备了很好的问题。而且在采访中,能照顾到节奏,和在场各方的情绪。访谈中思路有时候走得比较远,出现了采访提纲里没有设计的问题,导演最后还过去请主持补上,生怕遗落素材。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而且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以前对许先生的采访,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要采访许太太的。他们这次却不同,还专门对许太太做了半个多小时的采访,非常出彩,连我都收获颇丰。

事后我简单算了一下,就在这短短三天内,他们整个团队,工作时间每天都是保持在12个小时以上,并且还是在周末的时候。而且显然他们的老板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来,在他们工作过程中,我也没有看到,哪个团员叫苦,或者是需要督促和管教才去干的。

近期,国内正在讨论普遍存在的996现象,每周6天,每天12小时工作。不光是员工,连老板也是,比如东哥的8116+8 (当然是除了在哥大和明大泡妞求学期间),这到底是公司的强制要求,还是员工的自觉,还是大家都在满怀牢骚中磨洋工呢?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就我的观察而言,大家都是挺自觉的,而且还都挺高兴,苦中作乐。晚餐中,摄影组的三个人,还轮流合作画了一个简笔画,别说,还挺精致。

在对许倬云先生的采访中,他说了一句话,说中国不会亡,就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奋,以及对教育的重视。

996,其实是勤奋的体现。这一批90后,在一个普遍以勤奋进取为荣的团队里,也都自觉地勤奋工作。

《 十三邀 》是个成功的大节目,我看到的可能只是国内的一个一流团队的表现,也许不普遍适用,但这也是个好苗头。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当然,他们有闯劲,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那主要也是因为经验不足,文化冲突造成的,在以后成长过程中,这些都能学到。

而勤奋,积极主动做事,是学不到的。

所以我想,国内成功的团队,996可能很正常,态度所致。很可能,996不是结果,而是原因,不是被逼,而是自觉。

关于文化困境和对大众的忧虑

我以前不认识许知远先生,当时收到《十三邀》采访要求的时候,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他的维基百科。介绍很简单,写过很几本书,最后一条是,不允许出版。我想怪不得没法出书了 ,每年只找十三个人干聊。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截图来自维基百科)

我长居美国,并不知道他这个《 十三邀 》节目那么大的名气,以为就是一个文艺娱乐类的访谈而已,从来没有看过,谷歌一搜,出来的都是采访李诞,马东,姚晨,一色的娱乐明星,为啥对小城匹兹堡的许先生也感兴趣?而且一期就是三个多小时,匹兹堡这边的许先生年老,身体可吃不消。

许知远先生自称老许,临走前一天一起在大学城餐馆吃饭的时候,有邻座学生认出老许,跑过来签名,崇拜得不得了,我这才知道,原来他竟有这么多的粉丝,还有人追他这颗星。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截图来自豆瓣)

采访前,老许在酒店见到我,送了我一本他签名的新书,《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我说这和维基百科介绍的你不同呀。他说,那都四年了,我的书现在能出版了。后面聊着聊着还发现帮他出书的马编辑我也熟悉,所以一下子就近乎了起来。

这两天我也是忙里偷闲,和老许喝了两次酒,谈了很多。人少的时候,一坐下来放松聊天,就可以感受到老许作为一个严肃知识分子的苦痛。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和老许喝酒的地方,三江交汇,风景很好)

做个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知识分子确实非常难。这些人其实并不怕打压,很多时候,打压会使人更顽强。

然而现状是很大一部分人,对于严肃知识,对于外物,抱有漠不关心的态度,对真善美没有任何的追求,甚至没有什么感觉。到处为了钱,就连一些号称很有名的知识分子,媒体人,都没有道德标准,不是纯粹娱乐,就是玩弄知识。从知识中找出几条,按斤卖钱。不看远方,只看眼前。而售卖的知识,也是职场生存的快餐,不能长久。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在这样一个漠不关心的大风气下,精英,大众都是为了钱,成长出的孩子,也是这样,犹如温水煮青蛙,等到定型了,眼里只剩钱和现实的东西,就是没有所谓的目标,这时再想有改变,大概已经晚了。

我和老许都是70后。住的地方也比较近,都是海淀区,他上师大附中,我上清华附中,后来他拿了个计算机学位,正巧我也有个计算机的学位,所以还有挺多的共同语言。

我们那一代经历了很多事,文革末期,到八十年代诸多思潮涌现,也都经历过买肉买米要票的时代。我们那一代人,受过的教育,都还是推崇理想的,教我们的老师,也真的信那一套。所以我们说对真善美的追求,算是精神层次比较高的部分。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现在这一代90后,95后的孩子,从小都是独生子女,也没有吃过什么苦,6个长辈养一个孩子。许多人自己,对周围事情都不关心,硬要说什么是最关心的,那恐怕就只是当下的流行了。

现在大家都不怎么谈追求真善美了,而是在追求金钱和一时的享乐,快感。不是说当下的快乐不好,只是说如果缺乏了方向性的追求,那么对金钱和快感的追求就变的没有什么长久的意义了。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我也跟老许说,我做留学教育这一行,很多时候跟家长沟通,他们有意无意也透露出一样的想法。

所以我有时也在反思,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家长焦虑,前赴后继把孩子送到美国来接受教育。其实作为家长这一代,现在的40,50岁的这一批人,都是“战士”,从无到有,打出天下,挣到一笔基业。不管不顾,一切为了挣钱,为了所谓孩子的未来。这在国内具体的表现,就是提高孩子的分数,而在留学方面,就是提高孩子的排名。而这以后呢?不知道。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还有一批人,80后,90后,即使很多人也是所谓的教育者,知识分子,媒体记者,但却对高级严肃的,真善美的追求不多,甚至是没有或公然的反对。这样的话教出来的孩子怎么不会变成以自己利益最大的人呢?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以及大众,新的一代学生来说,完全就是外国话。没有这样的目标,即便是沃顿常青藤毕业,也不过是徒有个花花学历遮体;即便是出名到众人皆知,也不过是快餐一份,吃得快,能充饥,但只能算是垃圾食品。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实是从2003年开始。这些年里,经济这么大的发展,大家自然无暇去顾别的了,说为金钱不顾廉耻也好,说为小家不顾别的方面也好,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也会有这个时代的印记。

所以我在想,可能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来读书,除了想上名校,拿学位之外,也可能是追求到一个更纯粹的环境生活,也算是个逃离之旅吧,通过花钱送孩子到美国读书,让他们让自己有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以取得技能和心智上真正的长进。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当然我的观点也不是谁都同意的,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很多反例,说美国更乱七八糟,更唯利是图,甚至在某些坏的方面是当前中国的好几倍。

许倬云先生最近在大陆马上要出一本,叫《美国六十年》,就是说美国这一个甲子里道德的逐渐衰败,其实就是缺少了信仰的约束和对于上帝敬畏,所以才出现华尔街所谓精英为了钱,碾压大众的情况。但是不管怎么样,美国还是一个注重宗教信仰,各个族裔相对平等的国家。

现在有很多中国孩子在美国的教会学校读高中,比如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天主教的学校里,老师就会教孩子对错,比如婚前性行为不对,说谎不对,要尊重周围的人等等。而在国内的很多学校,从家长到学生,能为了争夺几分,争夺更多的一点所谓的教育资源,不管不顾,有时甚至是失去了廉耻。为了读书失去廉耻,那么读书做什么呢?可能我是有些老调,读书为了得高分,上藤校,进大公司呀。但是为了这些就真的能不管不顾吗?这以后呢?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会编两个程序,能去华为给人做996吗?读书人就是知道廉耻,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开启自己的思维。发挥潜能,走向优秀,读书人总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的。而不是只关注今天考第几,明天考第几,学了几门奥数,所在学校的排名是多少。这些具体的知识,并非最重要的。

很多国人不理解美国的学校为什么会对作弊的学生严格处理,甚至是开除。学生不是会带来经济收入吗?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美国这种教授治校,从严治校的风气,从清教徒时代开始就一直奉行。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更容易知道对错,知道廉耻,知道边界,知道敬畏规则。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就拿我了解的方面来说,比如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因为厚仁的一个子公司叫ReadyAi,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支持下专门教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入门的课程,所以我比较了解对于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教育。

中国虽然将人工智能放到教学大纲里,但是中国的课本,讲的都是编程,算法,应用,并未把伦理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高度。美国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首要关注的就是教孩子人工智能和伦理的界限,原则是什么,该怎样处理和面对,设计AI和人的关系等等。美国人认为,伦理是第一位要了解的,而AI只是一个工具。有了AI的伦理教育,孩子们在未来AI的时代里,才不会走偏。

四月随想——《十三邀》摄制组来访有感

当然,以上的思考也许只是我们过虑了,知识分子,明星和大众其实也非我们想的那么悲观,这一切可能只不过我们杞人忧天而已。比如这次来匹兹堡的 十三邀 的摄制组,同样也都是90后的年轻人,就都挺好,好学,上进,到了美国,还居然主动996,这种敬业精神,令我不禁肃然起敬。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文:陈航

微信ID:陈航说留美